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脉药联珠古方考

脉药联珠古方考

四卷。清龙柏(生卒年不详)撰。龙柏字佩芳,号青菲子(一说又字青菲子),长州(今江苏苏州西南)人。擅诗词歌赋、医卜星相。嘉庆年间,以医游闽。著有《脉药联珠食物考》、《脉药联珠药性考》等书。此书又名《古方考》,撰于乾隆六十年(1795)。为龙氏积二十余年临床经验,将伤寒、瘟疫、杂症、妇科等病方,删繁就简,分类编撰成书。龙氏持论谓治病拘守古方,未必有效,于是创立新法,以脉统药,取二十八脉中的浮、沉、迟、数四脉证为纲,分为四部,每部又分子目。每卷首言脉诀,以脉领证,后根据脉象之变化而言证,因证选方用药,每方皆注明来源。编为四言歌诀,又取前人成方。卷一为浮部,有羌活冲和汤等六十八方;卷二、卷三为沉、迟部,有大承气汤、黑神散等一百五十一方;卷四为数部、奇经八脉部,有普济消毒饮、督脉散等一百一十七方。共载方三百三十余首。龙氏认为自己所订之方药如阵势,一阵之中,又有前后左右,犹如阵图。而用方则如同指挥。治病仅论证不论脉,难以治疗精当。由于上联脉证,下言方药,一线贯穿,犹如联珠,故名。此书为中医入门书,对初学者颇为实用,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有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嘉庆二十一年(1816)醒愚阅藏版刻本,翠琅圩馆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华银山志

    十八卷。清释昌言撰。昌言,字虎溪。四川岳池县伏虎寺僧。《华银山志》同治三年(1864)刻本,共十八卷。分为十六门。首为星野。次图考。次疆域。次形势。次开建。次寺院。次灯田。次古迹。次护法。次游览。次道

  • 春秋左氏传说

    二十卷。宋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撰。吕氏一生研究《左传》,共著三书,一是《左氏类篇》(已佚),二是《左氏博议》,三即此书。吕氏为宋代著名散文家,其治《左传》亦重其文史,此书卷首《看左氏规模》云:“看

  • 西洋番国志

    不分卷。巩珍撰。巩珍,生卒年不详。号养素生。南京人。以从军而提升为幕僚。明宣德五年(1430),以幕僚身份随郑和出使西洋,往还三年。所历诸番有占城、爪哇、暹罗、旧港、哑鲁、满剌加、苏门答剌。那孤儿、黎

  • 新序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撰。是书为群书拾补之第二十二种。依据何允中本新序,与陆贻典宋校本、程荣本、明别本,互相校订。是者大书,其何本脱误之处,具注于下,别辑佚文,附其于后。既援用诸本参校,又引《春秋》三传、《

  • 续宁武府志

    不分卷。清常文遴、阿克达春纂修。常文遴,山东宁海县人。出身生员,咸丰六年(1856)任宁武府知府。按宁武自清雍正三年改府以来,创修于乾隆知府魏元枢和周景柱。《续宁武府志》修于咸丰七年(1857)。该志

  • 梅氏尚书平

    九卷。朝鲜丁若镛撰。本书亦为丁氏《俟庵经集》之一种,为《与犹堂集》之十六至二十四卷。在本书中,丁若镛认为,《尚书》初有伏生今文二十九篇和《书序》一篇,不久又有孔壁古文四十六篇。到了东晋时,梅赜又献孔安

  • 杜文正公年谱

    一卷。清杜翰(?-1866)、杜编。杜翰字继园,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杜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二人俱为谱主杜受田(1787-1852)之子。受田字芝农,山东滨州人,道光

  • 有怀堂诗文稿

    二十八卷。清韩菼(1637-1704)撰。韩菼,字元少,号慕庐,江苏长洲(今南京)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第一,由修撰官至礼部尚书。为官持论公允,不以利害、福祸左右其作为;天性恬旷,雅爱山水,暇

  • 海琼传道集

    一卷。元洪知常(生卒年不详)撰。洪知常,字明道,自号坎离子,卢山太平兴国宫道士。编撰《海琼传道集》一卷。南宋道士海琼子白玉蟾(原名葛长庚)一生著述甚丰。《海琼传道集》是洪知常所编集的白玉蟾之文集。此书

  • 唐昌玉蕊辨证

    一卷。宋周必大(详见《玉堂杂记》)撰。唐昌观玉蕊花,盛传唐代,一直流传下来。宋祁怀疑唐昌观玉蕊花就是琼花,黄庭坚认为是玚花。周氏认为宋、黄二人的看法都不对,因此,以自己所亲眼见的唐昌观玉蕊花为据写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