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至游子

至游子

二卷。无撰者姓名。此书分上卷、十三篇,下卷、十二篇。总其要旨,主于清心寡欲而归于坎离配合,以保长生延命。而且力辟容成公所谓“御女之术”,所言颇近于正。然其上篇多取佛经,又附会以儒理,说颜子之不改其乐与庄子、竺乾氏皆殊途同归。而《朱子语录》称今世佛经,皆六朝文士剽剟《庄》《老》以润色之。此书又摭“释典”作为道书实为欠妥。所以《四库提要》称“殊途同归”一说“则陋见也”。此书前有姚汝循序,称原书不著名氏。《四库提要》考宋代曾慥号至游子,曾作《集仙传》,也好道家言,认为此书似乎当为曾慥所作,但因书内《玉芝篇》引朝元子称元人,因而否定了曾慥所作之说。世人或以为毛渐、或以为张商英所作,但又证据不足。所以《四库提要》怀疑此书是姚汝循托名而作。此书对后世道学有一定影响。现存《艺海珠尘石集》(乙集)本、《子书百家》本、《百子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西湖小史

    一卷。明李鼎撰。李鼎,字和仲,浙江山阴人。杭州之西湖,名著天下。自唐朝以来,记载颇众,题咏尤多。此书则其中之一。《西湖小史》武林掌故丛编本,共一卷。分为八类。一时。二地。三墅。四舫。五产。六献。七僧。

  • 诸子汇函

    二十六卷。明归有光(1507-1571)编。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他九岁就能写文章,少年时代又勤苦学习,可是三十五岁方中举人,六十岁才中进士。曾任长兴县令,关心人民疾苦,政绩颇佳

  • 春秋提纲

    十卷。旧题铁山先生陈则通撰。陈则通生平不详。此书分四门综论《春秋》大旨,所侵伐、朝聘、盟会、杂例。每门中又依类划分其事,称为“例。”如侵伐门下有王臣会伐、齐晋楚伐郑、晋楚争陈等十五例,每例之后则为论,

  • 读易日钞

    六卷。清张烈(1622-1685)撰。张烈字武承,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改为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历任左春坊左赞善。有《史

  • 谷口山房诗集

    十卷。清李念慈(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李念慈,字屺瞻,号劬庵,泾阳(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直隶河间府推官。改新城知县。康熙十八(1679)荐举“博学鸿词”,未入

  • 吴季野遗集

    一卷。清吴垌(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吴垌字季野。宣城(安徽芜湖)人。生卒年均不详。其此集为其遗文集,乃后人编定。王士祯《居易录》称他“文学战国短长及管、韩、荀卿子作言准确以拟权书。其《正学》、《观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十八卷。宋陈言(1131-1189)撰。陈言,字无择,南宋初青田(今属浙江省)人,精于方脉之学。此书成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后改此名,简称《三因方》。所谓三因,即内因,

  • 竹涧集

    八卷。《竹涧奏议》四卷。明潘希曾(1476-1532)撰。潘希曾字仲鲁,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后科给事中,出为湖广、贵州军储,嘉靖中,历太常卿,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竹涧

  • 刻鹄斋丛书

    十四种,六十七卷。清胡念修编。胡念修字右阶,建德(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官至知府,学术、文章均通,家富藏书,择其善者刻成《刻鹄斋丛书》。丛书所收,一类为其先贤著作,如胡浚《绿萝山庄骈体文集》十二

  • 寄庐读史记臆说

    五卷,清杨琪光撰。杨琪光,字子琳,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官道员,杨琪光师法归方,意在读史以练文笔,但间或也有笃论,他将读《史记》心得。写成《寄庐读〈史记〉臆说》一书,他主张持论公允,对人、事给予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