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航澥遗闻

航澥遗闻

一卷。明末清初人任光复撰。任光复,字廷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卒年月不详。明鲁王时任光复曾官太常寺卿,后降清,归里教授终老。《航澥遗闻》记顺治三年(1646)六月鲁王监国于台州,后死于金门,至任光复出降于清时止。书中任颖眉即任光复,盖为任光复原名号。任光复曾为鲁王监军职方郎中,身历诸事,故于鲁王诸臣情形及舟山、崇明、京口抗清战役记载详尽,对郑成功、张煌言、张明振及鲁王监国诸臣死于难者情形亦记载较详,尤于鲁王诸臣互相倾轧及张明振忠心报国情形直书不讳。任光复为明末遗民,长于文笔,《航澥遗闻》为其归里后追忆见闻所记,记鲁王监国在顺治三年(1646)六月,顺治三年(1646)系顺治二年(1645)之误。《罪惟录》记鲁王监国于绍兴在顺治二年(1645)七月,《南疆逸史》记其在闰六月,盖鲁王监国初于台州,确系六月,而后移驻绍兴,故诸书记载其时地先后及月日多有不同。《航澥遗闻》原书有题作“汪光复”撰,“汪”字系“任”字之误。书名“澥”即“海”字,系避鲁王以海之讳。《航澥遗闻》又名《航澥遗文》,有《荆驼逸史》本,又有《鲁王纪事》传抄本,原题任光复东顽撰,即《航澥遗闻》一书,该书前有小引,为任光复自撰,以诗铭志,为《荆驼逸史》本不载。又有北京图书馆藏《明季野史三十四种》传抄本,作《续明季遗闻》,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作《明季续闻》,与《航澥遗闻》内容略同,谢国祯认为“恐系一书”(《增订晚明史籍考》),均题作汪光复撰。

猜你喜欢

  • 古书之句读

    《古书句读释例》之初名,见“古书句读释例”。

  • 读书杂志

    八十二卷。清王念孙撰。王念孙生平见“广雅疏证”。此书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子》等九种书的文字讹误详加校勘,于音训异同及句读错乱

  • 唐石经考异补

    一卷(涵芬楼影印本)。孙毓修编次。毓修字星如,江苏无锡人。书不分卷,后有戊午二月孙氏跋。此书本是袁廷梼手写的钱大昕《唐石经考异》稿中,臧庸堂、顾千里、瞿中溶、袁廷梼诸家批校的签记。涵芬楼影印钱稿时,孙

  • 灼薪剧谈

    二卷。明朱承爵(生卒年不详)撰。朱承爵,字子儋,盛年锐志进取,累试不利,遂放弃科第,多购图书,下帷发愤,以古文辞名于世,与唐寅、文征明相倡和。家多藏有鼎彝、名画,著有《鲤退稿》、《灼薪剧谈》等。此书成

  • 韩子迂评

    二十卷。元无名氏撰。原书序署“至元三年(1337年)秋七月庚午,结衔题奎章阁侍书学士。”旧本题明门无子评,门无子生卒年及生平不详,但显然在门无子前早有《韩子迂评》。序中称“今天下所急者,法度之废。所少

  • 续修汶上县志

    六卷。清闻元炅纂修。闻元炅字紫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六年(1717)任汶上知县。闻元炅掌汶上县,以邑志自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粟可仕创修后,又已百余年未修,虽山川、城郭依旧,

  • 史折

    三卷,续一卷,清贺裳撰。贺裳字黄公,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人。康熙初年国子监诸生,有《红牙词》,措词极工。《史折》选取明人评史诸书,又有未当者,折衷其是,故名《史折》。所选书籍共十一本,有《史怀》、《

  • 易史象解

    二卷。明林允昌撰。允昌字为磐,号素庵,福建晋江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该书取《易》象大义而各寻史实以配之,每卦为一解。《自序》称其本程传、朱义、诚斋、紫溪之说,而参以己见。但实际上

  • 论语正义校记

    ① 一卷。清汪宗沂(1836- 1906)撰。宗沂字仲伊,号弢庐处士,安徽歙县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此书是读《论语正义》时随笔校录,写成寄给刘恭冕。刘家藏其稿,不知其名,后知为宗沂所撰。汪宗沂

  • 五译合璧集要

    二卷。不著撰人。《五译合璧集要》一书,著称于清朝通志六书略馆臣按语中。“五译合璧”指用五种文字即梵文、西番、满、蒙、汉字译一种文体,汇集竺乾译语,以类相从。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有三十五门,辑四百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