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堂遗草
七卷。明叶朝荣(约1581年前后在世)撰。叶朝荣,字良时,福建福清人。生卒不详。隆庆元年(1567)进士,官至养利知州。叶朝荣著有《诗经存固》。是集为其子大学士向高所刊。凡七卷,诗一卷,杂文六卷。其名芝堂,因朝荣判江州时,有灵芝产于所作仕学轩前,改轩曰瑞芝堂,自为之记,是以名集。朝荣诗文均明白坦易,时有清新之作。然因大抵偶然涉笔,而非刻意欲成一家。故诗文之名不显。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七卷。明叶朝荣(约1581年前后在世)撰。叶朝荣,字良时,福建福清人。生卒不详。隆庆元年(1567)进士,官至养利知州。叶朝荣著有《诗经存固》。是集为其子大学士向高所刊。凡七卷,诗一卷,杂文六卷。其名芝堂,因朝荣判江州时,有灵芝产于所作仕学轩前,改轩曰瑞芝堂,自为之记,是以名集。朝荣诗文均明白坦易,时有清新之作。然因大抵偶然涉笔,而非刻意欲成一家。故诗文之名不显。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一卷。宋李廌(生卒年不详)撰。李廌,字方叔,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一作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李廌少以文显名,曾得到苏轼的赏识和举荐,为“苏门六君子”之。可惜竟不及第,中年绝意仕进,终于不得志而死。是编
十一卷。明莫如忠(1508-1588),及其子莫云卿(?-1587)书,孙后昌汇刻。莫如忠,字子良,号中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其书法以二王为宗,尤工草书。莫云卿,原名莫是龙,因得米芾石刻“云卿”
六卷。清凌扬藻撰。凌扬藻,字誉钊,广东番禺(今广东番禺)人。是书首辨书名,言唐人统称四库书为四书,四书之合始于无垢张氏,而朱子所注《大学》、《中庸》则曰《章句》、《或问》,《论语》、《孟子》则曰集注,
二卷,《附录》一卷。清孙奇逢(见《理学传心纂要》)撰。孙奇逢之学主于明体达用,宗旨出于姚江,而变以笃实,化以和平,兼采程朱之学,以弥补其阙失。意为调合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分歧。此书皆录作者和朋友间的问答
五十卷。《补遗》一卷,《续编》、《又续编》一卷。清黄秩模编辑。黄秩模,生卒年不详,字正伯,江西宜黄人,从序言中可知此书当成书于咸丰元年(1851),咸丰三年(1853)有蕉阴小榥刊本。书前有郑志昀、黄
三卷。元释善住(约1320前后在世)撰。善住字天住,别号云屋。俗姓不详、吴郡(今江苏吴县)人。曾居于吴郡城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珽、虞集、宋元诸人相酬唱。著有《谷响集》。此集为元诗别集。共三
十卷。清陆繁弨(?-1700年)撰,吴自高注。陆繁弨,字拒石,号儇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年不详。吴自高字若山,安徽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官翰林院侍诏。陆繁弨工骈文,在陈维崧、吴绮皆已下世后,自许
八卷。又名《八十四家评》或《楚辞集注评林》,明沈云翔(生卒年不详)集撰。沈云翔,字千仞,鹿城人。此书成于明崇祯十年(1637),以《楚辞集注》为底本,汇集自司马迁至金蟠(即沈云翔)诸家评论。书内容顺序
无卷数。不著作者。从该书内容来看,与元明之际算法相当,可知应写于元末明初。《锦囊启源》现无刻本传世,仅从《诸家算法》与《永乐大典》中存有该书部分内容,计有提纲二条,应用问题三十个,由此可推知全书大致内
七十一卷。梁代释宝亮(?-509)等集。宝亮,俗姓徐,居东莱掖县,为释道明弟子。21岁至建业(今南京)居灵昧寺,讲大涅槃经84遍。天监八年(509)五月八日,梁武帝敕撰涅槃经义疏十余万言,至九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