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卷。明朱惠明(生卒年不详)撰。朱惠明,字济川,浙江长兴人,先攻科举,后习医业,专擅儿科,医名颇著。此书卷首有明万历间潘季驯、朱凤朔、沈子木三家序,称作者治痘独有心得。此书卷一论阴阳五行,痘现部位。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南朝至陈而终,文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仅阴铿、张正见,文则徐陵、
一卷。晋谷俭(生卒年不详,约东晋元帝初年前后在世)撰。谷俭,字士风,湘州桂阳(湖南郴州)人。元帝初,经刺史甘卓举为秀才,策试高第,授中郎。谷俭少有志行,寒苦自立,博涉经史。终身不仕,卒于家。阮孝绪《七
十卷。清阮福(约1820-?)撰。阮福字喜斋,又字赐唧,阮元第三子,江苏仪征人。官候补郎中。是书全载注疏音义原文,所补以“补”字加以区别。书中仍以郑注为本,唐明皇御注与郑注半存其中,此外唐以前书凡可见
四卷。《见闻录》八卷。
见《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二十七种,九十四卷。清朱记荣(详见《槐庐丛书》)编。此丛书为续《槐庐丛书》而编。实际上是取章寿康《式训堂丛书》旧版刊刻而成的。章寿康去世后,书籍散佚,朱记荣取残版第一集和第三集,改名为《校经山房丛书》
六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1933年10月出版,珂罗版影印拓本,线装,六卷六册,分卷页编排,无著录片号。该书第一册有《自序》。《续编》共著录甲骨文拓片二千零一十六片,其中辑自《戬寿
十二卷。清吴云撰。吴云,详见《二百兰亭斋收藏金石记》条。吴云少从张廷济、徐渭仁等游,留意金石之学。所藏彝器百余,皆图其形式,释其文字。卷一、二为商器,卷三、四、五、六、七、八为周器,卷九为秦、汉器,卷
无卷数。作者不详。是书主要记载沏茶的各种汤品,作者把汤品分为十六种,然后从不同角度谈论汤之优劣。首先为煎法,以汤之老嫩谈及沏茶的水有三种。其次为注法,以汤之注入器皿缓急谈及沏茶的水有三种。再次以不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