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莱州府志

莱州府志

①八卷。龙文明修,明赵耀、董基纂。龙文明,江西永新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二十七年(1599)任莱州府知府。赵耀字见田,掖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选庶吉士,历官至河南提学佥事、浙江提学副使、山西参政、阳和按察使、巡抚辽东右佥都御史。辑有《古文隽》一书。董基,掖县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南京礼部主事,升员外郎。莱州,唐时始置州,明初升为府,领掖县、平度、淮州、昌邑、胶州、高密、即墨五县、二州。考府志创修于明嘉靖十四年毛文简。距其时已七十余年未有续修。而时迁事易,风俗文化推移,典章制度变易,史籍几于散失。龙文明莅任后,慨然欲加增修,就请郡人中丞赵耀、董基总其事,发凡起例,采访旧闻,并檄属邑,各采故实,以备参考,自春到冬,历八月而志成。《莱州府志》万历三十二年(1604)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舆地图凡九,沿革表三;卷二星野,疆域,形胜,山川;卷三城池,公署,乡社,户口,田赋,徭役,马政考,风俗,物产,学校;卷四祀典,选举;卷五封赠,兵防,屯田,将材,桥梁,驿传,铺舍,宫室,市集,堤堰,储恤,帝迹,贤哲,宦迹,名臣;卷六人物,忠义,孝友,儒林,文学,武功,隐逸,善行,侨寓,列女等;卷七至卷八艺文等。此志虽为重修,实如创制,体例谨严,记载详确,取材虽繁,如《通志》、《通考》、《山海经》、《二十一史》等,而不芜杂。对旧志中的错误,尚能纠正。为明志中的善本。其尚有民国二十八年(1939)铅印本。②十六卷,首一卷。清严有禧纂修。严有禧字毅庭,江苏常熟人,进士出身,雍正十一年(1733)任莱州府知府。严有禧莅任后,见府志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府陈谦重修后,距当时又三十年了,其间文物典章,宜见于志,莫可殚述。乾隆四年,设局开馆,聘请郡中宿儒、别州名流一同编纂,历数月而志成。《莱州府志》乾隆五年(1740)刻本。此志体例,不举纲要,仅列小目,其中多承袭旧志。按《莱州府志》经龙文明、陈谦两次纂修,龙志精严,陈志详博,此志则据以损益折衷,书中凡征引两志,称龙志为“前志”,称陈志为“旧志”,以示区别。此志义例谨严,记载详确。如旧志赋役志太烦,且舛讹较多,此志依据《赋役全书》,悉为厘正。并于书卷首置订误一篇,纠正前志中的谬误。足见其严谨,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沧沤集

    八卷。明张重华(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张重华,字虞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沧沤集》。是编凡八卷。前有张位、姜宝二序。张位序称其有集,有卷,先梓八卷。姜宝序称其文用言奇巧,诗则常出新意。今观

  • 商子

    五卷。周商鞅(约前390-前338)撰。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公孙氏,名鞅,故又被称为公孙鞅或卫鞅。曾在魏相公叔痤家做过家臣,后入秦国,辅佐秦孝公。初为左庶长,很快升为大良造。秦孝公十二年(前350)

  • 罗昭谏集

    八卷。唐罗隐(833-909)撰。罗隐生平见《两同书》(辞目)。罗隐著作很多,《崇文总目》载有《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甲乙集》十卷,《罗隐赋》一卷、《罗隐启事》一卷,《谗书》五卷,但多数

  • 旧小说

    四集,三百九十一种。民国吴曾祺编。四部中子部小说家类所收小说,与现代所谓小说不同,包括杂事、异闻、琐语等,其中有些属现代所谓小说著作。汇辑小说家著作之丛书颇多,其中收书种类多的著名丛书有明陆楫辑《古今

  • 说文解字群经正字

    二十八卷。清邵瑛(生卒年不详)撰。邵瑛字桐南,浙江余姚人。著作尚有《刘炫规杜持平》。这是一本正字的书。篆变为隶,隶变为真,群经中之文字偏旁多舛,点画失宜,所在皆是。故而邵氏以《说文》而正群经之字,以不

  • 洪范正论

    五卷。清胡渭(详见《易图明辨》)撰。《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主要内容详见《洪范口义》条。自汉以来,研治《洪范》者多有其人。渭研治《洪范》,以《洪范》为体,《禹贡》为用,互相推阐,以发明奉若天道

  • 读春秋管见

    十四卷。清罗典(生卒年不详)撰。罗典字徽五,号慎斋,湘潭(今湖南湘潭)人,乾隆辛未(1751)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鸿胪少卿。《读春秋管见》一书,纯粹以作者本人的主观臆见解经,既不守《春秋》

  • 小儿药证直诀

    ① 见《钱氏小儿药证直诀》。②见《保赤汇编》。

  • 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

    四卷。明张楚叔(生卒年不详)、张旭初(生卒年不详)编选。张楚叔,名琦,号白雪斋主人,又号骚隐居士,武林(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张旭初为张楚叔之从弟,号半岭道人,又号岭樵。张楚叔藏书丰富,精通词曲,撰有《

  • 刘彦昺集

    九卷 明刘炳(约1361前后在世)撰。刘炳字彦昺,以字行,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刘炳事迹略见《明史·文苑传》。洪武初,献书言事,授中书典签。出为大都督府掌记,考其《吊余阙墓》结衔称《大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