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八卷。徐世昌(1858-1939)撰。徐世昌字菊人,天津人。光绪进士,至官大学士,北洋军阀时期曾任大总统。此书成于1938年。全书首列正案,随后为附案,附案之中另立“家学”、“弟子”、“交游”、
明文征明(1470-1559)辑。文征明,初名璧,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文征明工书善画,为明代著名书画家。该帖摹勒于嘉靖中期,初刻共四卷,其中又以第一卷为精。第一卷为晋
①三十卷。清余国修,潘运皞纂。余国,字云樵,湖广武昌府大冶县(今湖北黄石市)人,拔贡,清康熙八年来知滁州事。潘运皞,字熙仲,号西沆,邑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中书科中书舍人,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三十卷,附《六书音均表》二卷。清段玉裁(1735-1815)撰。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四
一卷。题黄帝撰,清马国翰辑。《汉书·艺文志》天文类载是书。集注:李奇曰:“三台谓之泰阶,两两成体,三台故六;观色以知吉凶,故曰符”;《史记·天官书》曰“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色齐,君臣和
九十五卷。宋陈起(生卒年均不详)编。陈起,字宗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开书肆于睦亲坊,亦号陈道人。明清时所传宋本诸书,称临安陈道人开雕者,皆为所刻。是集所录凡六十二家。有洪迈二卷、僧绍嵩七卷、叶绍翁
二卷。《乙集》六卷。清谭宗浚(1846-1888)撰。谭宗浚字叔裕,广东南海人,谭莹之子。同治年间进士,授编修,官至云南监法道。宗浚好游历,所到之处必探名胜,曾与陈铭圭游罗浮,相互酬唱,颇见情趣。宗浚
六卷。李桢扆撰。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桢扆字华麓,任丘(今属河北省)人。明代学者。《尚书解意》盖为初学者而作,故对名物、义理不甚着力。只就文句推导语意,标举章、节大意,务使畅晓易明而已。
十卷。宋林希逸(生卒年不详)撰。林希逸,字肃翁,号庸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善诗书画。累定间官至司农少卿,终于中书舍人。撰有《道德真经口义》、《南华真经口义》、
①二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可均精于考据之学,曾著《说文长编》、《全唐文》、《铁桥漫稿》、《四录堂类集》、《孝经注》等。可均从《道藏》颠字四号录出《尹文子》,又据《群书治要》、《艺文类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