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葬书

葬书

一卷。旧本题晋郭璞(详见《尔雅注》)撰。《葬书》是否为郭璞所著,古来众说纷纭。《晋书·郭璞传》、干宝《搜神记》等不少著作记述郭璞占筮、相墓的故事,特别是郭璞于暨阳择地葬母预卜虽近水而水将远退,(见《世说》及《晋书·郭璞传》)以及“裕曾祖澄当葬父,郭璞为占墓地曰:‘葬某处,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某处,年几减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贵显。’澄乃葬其劣处,位光禄,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孙遂昌云”(见《南史·张裕传》)等,研究者认为这是术士所以托名郭璞的原因。《四库全书总目》云“考璞本传……不言其尝著《葬书》,《唐志》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不言璞所作,惟《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书中词意简质,犹术士通文义者所作,必以为出自璞手,则无可征信。”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也说《晋书·郭璞传》详载郭璞著述,而独未言此书,隋唐书《经籍志》又不著录,其非璞所作,固不待言,“璞实长于安墓卜宅,然未尝著葬书也”。《葬书》原本问世后,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宋蔡元定嫌其芜杂,删去十二篇,元吴澄又择其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始存者为杂篇,即成今本。该书内容简短,不足两千字,但文字精练,涉及面广,其要点是“葬乘生气”,即葬于有生机之地,可使葬者安逸,生者富贵;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于是阐述择方位选地形之原则,何处可葬何处不可葬,何处吉何处凶等等。该书首提“风水”,而且沿用至今。但卜葬地之法,约始于汉代,经历代发展而成术数中重要之一种。先人葬地与后人吉凶祸福本无关,而《葬书》中“本骸得气,遗体受荫”之说,《四库全书总目》也评其“使后世惑于祸福,或稽留而不葬,或迁徙而不恒,已深为通儒所辟”。该书版本也很多,常见的有《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等,而《地理大全》本,《津逮秘书》本等,称《葬经》(郭璞撰。另有署名青乌子《葬经》者为另种书)。

猜你喜欢

  • 伏侯古今注

    一卷。东汉伏无忌(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伏无忌,琅邪(今山东诸城东南)人。伏湛五世孙、嗣侯爵。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永和元年(136),受命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著作。元嘉(151-1

  • 九旗古义述

    二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诒让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著名的经子训诂学家、文字学家。同治六年(1867)举人,曾官刑部主事,旋病归,穷经著书近四十年。著述甚丰,主要有《墨子间诂》、《

  • 石鼓文定本

    二卷。清刘凝撰。参见《韵原表》。是书上卷为石鼓音训释文,下卷为附录,古今人辨说及诗歌石鼓刻文。以杨慎的伪本《石鼓文音释》为主,根本先谬,又加以意为增减,弥起纠纷,如第四鼓“写”上的“吾”字,第五鼓“需

  • 邬氏丛书

    十种,十二卷。邬庆时编。邬庆时字伯健,广东番禺人,毕业于两广方言学堂,曾教授于广东时敏学堂。是书汇集其祖父邬启祚、其父邬宝珍、叔父邬宝理、兄邬以谦及邬庆时本人著作。另有版本名《邬氏初集》者收书及著者略

  • 许氏六种曲

    清许善长(1823-1889以后)撰。许善长,字季仁,别号玉泉樵子,又号西湖长,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咸丰二年(1352)优贞生,六年(1856)授内阁中书。官至江西建昌府知府、信州知府。其祖父许宗

  • 文选古字通疏证

    六卷。清薛传均撰。薛传均字子韵,江苏甘泉人。肄业于梅花书院,嘉庆时诸生。博极群书,词藻鸿茂,尤精于小学。著有《说文答问疏证》六卷。以《文选》多古字,又著《文选古字通疏证》。此书引《说文》以释《文选》,

  • 郑玄别传

    一卷。原书无撰人名,且散佚已久,今本为清洪颐煊从群书中辑成。颐煊字筠轩,浙江临海人。为孙星衍门人,精研经史,著有《读书丛录》、《礼记官室答问》、《诸史考异》等书。《郑玄别传》开首即记郑康成以永建二年(

  • 尚书异读考

    六卷。清赵佑撰。《尚书》多异读,所以异义繁滋。赵佑此书正是有感于此,而特从《尚书》的注疏、释文及诸家讲义中摘出与蔡传相出入者,折衷为之考订。如“平秩南讹”一条,此书引《史记·五帝本纪》曰:“‘南讹’作

  • 仪礼小疏

    一卷。清沈彤(1688-1752)撰。彤字寇云,一字果堂,江苏吴江人。诸生,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编修三《礼》及《大清一统志》,授九品官,以亲老不受,辞归故里。笃志群经,尤精三《礼》。著有《周官禄田

  • 孝感县志

    十六卷,清胡国佐纂修。胡国佐,字仲梁,奉天辽阳人,荫生,官孝感知县。按县志始修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县令郭斗,续修于万历三十一年(1601)县令余桂萼,均未成书。至顺治十六年(1659),县令张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