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蒙阴县志

蒙阴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沈黻清修,陈尚仁纂。沈黻清,福建侯官人,举人出身,宣统二年(1910)任蒙阴知县。陈尚仁,淞江人,监生出身。沈黻清宰蒙阴后,见邑志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前令刘德芳纂修后,距当时二百二十五年未有续修了。即寻得民间钞本,残缺不全,字迹豕鱼莫辨,乃与邑中绅儒,谋之修举。于是搜辑佚文,网罗近事,遂成新志。《蒙阴县志》宣统二年刻本。此志门类杂乱,内容简陋,然志中载有地震方面资料颇多。其尚有晒印本。

①八卷。清刘德芳纂修。刘德芳字受公,河北文安县人。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一年(1682)任蒙阴县知县。蒙阴,以境内蒙山而得名。汉置蒙阴县,晋齐以后省,元皇庆中复置,隶沂州,明、清因袭未改。《蒙阴县志》创修于自明万历年间杜治,再修于康熙十二年知县屈逸乘。三修于此。刘德芳宰蒙阴县后,见明志已不可得,屈志义例记载极为简陋,文献难考,故集邑中绅士,谋修新志,于是征辑故闻,采访新事,以旧志为蓝本,增以十年来邑中故实,遂成新志。《蒙阴县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封圻志:沿革、星野、乡社、集市、形势、道里、物产,建置志:城池、官署、仓库、兵防、桥梁、邮铺、坊表、恤政,赋役志:户口、人丁、地政、赋税、盐课、集课;卷二山川志:诸山、诸水、古迹、八景,学校志:儒学、武学、社学、书院,风俗志:古俗近俗,时尚,祠祀志:祀典、寺观、陵墓;卷三职官志: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学职、巡检官,选举志:征辟、进士、举人、贡生、例监、封赠、恩荫、武科;卷四至卷五人物志:名献、隐德、孝义、武功、流寓、方伎、贞烈;卷六至卷八艺文志:五言、书序、赋诗、碑记、疏引、古诗、律诗、绝句,杂稽志:祯祥、灾异、兵燹、外记。此志体例完备,载述谨严,取材不冗不遗,其中以政教风俗详其沿流、记其殊异,为一大特色。

猜你喜欢

  • 漱玉堂三种

    清孙郁撰。孙郁,生卒年不详,字雪崖,号苏门啸侣,河北魏博(今河北大名县)人。此书为《绣帏灯》(二卷)、《双鱼佩》(二卷)、《天宝曲史》(二卷)、三种传奇之总称。其故事均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据他人作品改编而

  •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三编

    (民国十九年拓本)吴宝炜编次。宝炜字宜常,河南潢川人。著有《魏三体石经录》等。此书集拓残字四卷,是继马衡《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而作的。集一百七十八石。其中《周易》九石三十一字;《尚书》十二石三十

  • 孟子章指

    二卷。汉赵岐(约108-201)撰。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经学家、画家。著有《孟子章句》。岐注《孟子》,每章之后,各附以说,标为章指。题辞说,所作《章句》,具载本文,章别其指,分

  • 黄县志

    ①八卷。清李蕃修,范廷凤纂。李蕃字锡征,号懒庵,四川通江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九年(1670)任黄县知县。著有《雪鸿堂文集》。黄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此志为三修。李蕃莅

  • 西汉周官师说考

    二卷。刘师培撰。刘氏另有《周礼古注集疏》,已著录。《西汉周官师说考》一书,以《汉书·王莽传》为主,疏证周官,同时甄录贾逵、马融之说,间或采用《春秋》内外传的记载,参照《大戴礼记》、《周书》,以考证《周

  • 四书绎注

    不分卷。清王锬撰。锬字一雪,河南柘城(今河南柘城)人。是编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均分章而不分卷。自序云:“孔子之道在四书,朱子注之,而孔子之道明,是孔子之道在朱子矣。”王锬的绎注,虽

  • 文竽汇氏

    二十四卷。明付作兴(生卒年不详)撰。付作兴字廷用。建昌(今属四川)人。此书汇辑古来姓氏,并兼载古来人物。分君姓、臣姓、诸侯、大夫、公族、补遗、复姓。各标目上阑,而下附偶语一二联。自序云:文本于氏,正文

  • 重修慈利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李约修,皇甫如森纂。李约,平定人,曾任慈利县知县。皇甫如森,邑人,拔贡。慈利置县始于秦,始曰慈姑,隋改慈利,迄无更易。县志自明以来,除万历元年(1573)陈光前志外,佚无传。清康熙年间

  • 历朝珰鉴

    四卷。明徐学聚撰。学聚,字敬舆,兰溪(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该书是辑录历代宦官事迹的专著。自周秦以后一直至明代。书中内容分“善可为法”和“恶可为戒

  • 赵城县志

    ①八卷。明贺国定纂修。贺国定,河南新乡县人,出身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任赵城县知县。恪守官箴,政平讼理,爱民课士,敝革风清。为政三年,甚得人心。按赵城县志,旧志无可考。嘉靖四十一年,贺定国掌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