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藤阴札记

藤阴札记

无卷数。清孙承泽(生卒年不详)撰。孙承泽字耳北,号北海,益都(今属山东)人。明崇祯进士,任给事中。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为四川防御使。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明辨录》、《学约续编》、《考正晚年定论》、《尚书集解》、《九州山水考》、《春秋程传补》、《五经翼》、《天府广记》、《元朝典故编年考》等。此书为讲学时的语录,共一百余条。大抵以程朱之学为宗,抨击陆九渊、王守仁的心学。书中亦涉及历史事件。其中论元代许衡、刘因一条,谓许刘过于尊元抑宋而为非。不知二人皆生长于北方,由金入元,皆非宋之臣。《四库全书总目》评论此条时说:“于一百余年之后,责其当尊邈不相关之赵氏,可谓纰缪之至矣。”有黄登贤家藏本。

猜你喜欢

  • 孙子书校解引类

    三卷。明赵本学撰。赵本学字虚舟,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据《明史·俞大猷传》,赵氏为俞大猷师。其人精通《易》理,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著《韬钤内外篇》、《孙子本义》等书。结庐闭户,不求闻达,故

  • 王育易说

    一卷。明王育撰。王育字庄溪,太仓(今江苏太仓)人,精于小学,著有《说文引诗辨证》等书。其《易说》只解释六十四卦卦义、字义,而不涉及经文及彖象传。其论述卦义多敷衍旧义,空泛无物;而论述字义则有颇多可取之

  • 赋苑

    八卷。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蔡绍襄序,但称曰李君,不著岁月。凡例称甲午岁始辑,亦不著年号。考其版式,是明代万历以后编成,收录各朝代赋体文。所录诸赋,始于先秦荀况,终于隋萧皇后,以时代为编次。大抵多取之《

  • 论学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此书摘录作者与朋友之间答问辨论的内容,来进一步阐发自己“为学”的宗旨,并补充作者所撰《大学辨业》、《圣经学规纂》所“意未尽”的内容。其宗旨仍是“大学”之道,“明

  • 字辨证篆

    十七卷。清易本烺(生卒年不详)撰。本烺字眉孙,京山(今属湖北)人。道光乙未(1835年)举人,专意纂述,著有《春秋楚地答问》、《一粟斋集》等。是书旨在考辨今书与篆书的沿革,以明篆法,知字体之误书。其体

  • 河汾诸老诗集

    八卷。元房祺编。据高昂霄跋,称房祺为大同路儒学教授,而房祺在后序中自称“横汾隐者”。是否是罢官后乃编此集,也未可知。所收有麻革、张字、陈赓、陈扬、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此八人

  • 敩艺斋诗存

    二卷。清邹汉勋撰。生平里贯见《斅艺斋文存》条。卷二《再次韵辛山考棚之作》,自道所得,颇为亲切有味。《论小学》七首为汉勋专长所在,别有韵致。卷一《著书》二首《自序》,于古今音学原原本本,提举弘纲,尤见心

  • 时务论

    一卷。晋杨伟(生卒年不详)撰。伟字世英,冯翊(今陕西大荔县)人。曾任尚书郎,征南军师等职务,参与并修造了《景初历》。杨伟一生勤于著述,据《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记载:“《桑丘先生书》二卷,晋征南军师杨伟

  • 伤寒论条辨续注

    十二卷。清郑重光(生卒年不详)撰。郑重光字在章、在莘、素圃,歙县(今属安徽)人。郑氏精通医术,对于温病、伤寒之学颇有研究。著有《郑素圃医书五种》、《素圃医案》、《温疫论补注》等书。郑氏推崇方有执所著的

  • 春秋列传

    八卷。明刘节(1476-1555)撰。刘节字介夫,初号梅国,更号雪台,老称潜虚翁,江西大庾(今江西大余)人。弘治年间进士,仕至刑部侍郎。该书朱彝尊《经义考》著录为五卷。作者以列传体的形式,为春秋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