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乐和声

诗乐和声

十卷。朝鲜正祖撰。朝鲜自李朝建国后庙乐讹舛,以后历朝相沿。至正祖时始思复兴古乐。以《律吕正义》、《新法律数》等书为本,参证古今、稽考声乐。后又于奎章阁编纂诗乐之书,赐钟磬琴瑟于内阁,以修正乐学,编成此《诗乐和声》十卷,分别为乐制源流、乐律本元、乐悬法象、乐器度数、乐经合旋、乐经均调、乐歌拟谱、乐奏拟谱、乐舞拟谱、度量谱。此书斟酌古今、稽考异同,或本之造化以溯其源,或质之诗礼以正其绪,或杂采先儒成说以证其是非。概言之,即探明诗乐因袭之所以然,探求乐律之本源及乐奏之谱调、度量衡之法度等。今存写本,藏于朝鲜奎章阁。

猜你喜欢

  • 岩栖幽事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只一卷,首有陈继儒自撰小引,其中云:“吾家於陵,及华山处士,世有隐德。余辈胶粘五浊,羁锁一生,每忆少年青松白石之盟,何止浩叹息丁酉始得筑婉娈草堂于二陆遗址

  • 桓令君集

    一卷。魏桓阶撰。(生卒年不详)。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曹操平荆州,辟桓阶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魏国建立后为虎贲中郎将、侍中,迁尚书。文帝即王位,迁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侍中。及受禅

  • 学易大象要参

    四卷。清林赞龙撰。林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四年(1726)举人。该书以发明大象为主,六十四卦各为一篇。以上下经分为二卷。而冠以纲领六篇为一卷。这六篇一是“发凡”,二是“象例”,三是“义理象数”,四是

  • 赵浚谷集

    十六卷。明赵时春(1509-1567)撰。赵时春,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今属甘肃)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选庶吉士,历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著有《平凉府志》、《浚谷集》。是集凡十六卷,其中文十卷

  • 孙夏峰全集

    十三种,一百四十七卷。明末清初孙奇逢(详见《读易大旨》)撰。孙奇逢晚年居夏峰村,因号夏峰先生。《孙夏峰全集》为其后人汇辑而成,收有《读易大旨》五卷(收入《四库全书》经部)、《书经近指》六卷、《四书近指

  • 有恒心斋全集

    四十三卷。清程鸿诏撰。程鸿诏,字伯旉,安徽黟县人。生卒年不详。程鸿诏少丧父,由母亲教其读书,能读父亲遗留之书。又从明师益友游,足迹半天下。三登乡榜,一任校官。他居家来任官时,乡中饱学之士,多愿与其交往

  • 明诗归

    十卷。《补遗》一卷。旧本题明钟惺、谭元春编。其邑人王汝南校刊。钟惺、谭元春生卒籍里可参见《诗归》条。王汝南,生平籍里待考。是集汝南除校刊外,亦有所补缀。例凡评语称钟曰、谭曰者,其原本;称汝南者,为汝南

  • 纪慎斋行述

    不分卷。清纪运鸾编。运鸾生卒年及事迹末详。此书记其祖纪大奎事迹。大奎字慎斋,江西临川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历任山东商河、馆陶、四川什邡、合州等县知县。书中记其历官政绩,以其在什邡最久,所

  • 大明同文集

    五十卷。明田艺蘅(生卒年不详)撰。艺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岁贡生官休宁县学训导,博学善属文,多闻好奇,世以比之杨慎。此书以形声字的声旁为部母编次而成,如“东”字为部母,以“栋”、“冻”之属

  • 说文逸字

    二卷。清郑珍撰。参见《说文新附考》。这是专门搜辑《说文》逸字的著作。所谓逸字指不见于《说文》部中的经典相承之字和解说、序例及偏旁中的字。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介绍此书说:“据经典汉以前训义明白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