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含神雾

诗含神雾

① 一卷。清孙珏辑。所辑共计十四条。孙氏认为所辑属于谶纬一类。每一条后大多有按语。首条“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集征揆著,上统玄皇,下序四始,罗列五际,故诗者持也”,其他辑本引分为四条,该书将其并为一条;次条“夫齐地处孟春之位”云云,共计一百六十八字,作者自记云:“此简无全文,竞不知为何简。”现按《太平御览·时叙部》引之,亦散见于《艺文类聚·岁时部》;“天地东西”条、“天不足西北”条,皆见于《山海经注》,只是没有“名曰竫人”四字;“大华之山……”二十五字,亦见于《山海经注》,只是其下没有“少室之山巅”等二十三字;“五岳祝三公”条,引见《北堂书钞》;“五者德化充塞”等十四字,“尧时嘉禾七茎”等十字,皆引见《太平御览》;“大迹出雷泽”条,亦引见《太平御览》,只是稍微有所不同,没有“玄鸟翔水”以下的文字;“执嘉妻含始生刘季”条,引见《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代汉者龙颜朱额”条,引见《太平御览》;“其孔子歌云”条,引见《说苑》及《博物志》。其余各条未考证出所出之处。该书有《古微书》本行也。②一卷。题缺名。所辑共计十条,未注明出处。“诗者诚为天地之心”条,引见《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和《困学纪闻》,没有“诚为”二字,诗上多“孔子曰”三字;“地处季夏之位”条,引见《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没有“是也”二字;“德化充塞”条,引见《太平御鉴》,没有“也”字,“德”上有“王者”二字;“含始吞赤珠”条,引见《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皇亲部》引没有“汉皇”二字;“其治世之音温以裕”条,清河郡本有之,但多“宋均注:裕以致安,怒以致乱”十一字;“雷震百里”条,亦见清河郡本,多“宋均注:雷动百里,故因以制国也。雷声谓诸侯之政声,所至相附近也”二十七字。其余各条未考证出所出之处。该书有《说郛》本行也。③一卷。清黄奭辑。所辑共计六十八条,系辑赵在翰、马国翰二本而成。其中如“五精星坐其东”条、“汤之先为契”条,赵在翰本、马国翰本皆有按语,而该书则没有,仿佛黄氏自抒所见。该书稍稍不同于其他辑本的地方,在于根据清河郡本证明《说郛》和《古微书》诸条。例如,“诗者天地之心”条,清河郡本增加了“宋均注:心主也,祖领也,亲厚也,户由出入也”;“集征揆者”条,宋均注:“望有天下也。”清河郡本“望”作“王”;“颂者王道太平”条,增加了“宋均注:颂诵同。诵其德也”;“齐地处孟春之地”条,增加了“宋均注:污泥言卑下也”;“曹地处季夏之位”条,清河郡本没有“土”字,并增加了“宋均注:劲健也”;等等;凡此种种,都辑录了其他辑本所遗漏的内容。该书有《汉学堂丛刊》本行世。④一卷。清赵在翰辑。所辑共计五十一条。其中转录自《说郛》和《古微书》各三条,其余各条均注明出处。该书考证条文,举证甚博,例如赵氏论“五岳祝三公”一条即是。另外,赵氏论“契稷无父而生”一条,主张郑笺之说,并以《尔雅》相证明,所见极是;又“五精星坐其东”条,赵氏亦有按语,以纬证纬,所见亦是。该书有七纬本行世。⑤一卷。清马国翰辑。所辑共计六十一条。其中“诗三百五篇”条、“天下和同”条、“齐叔好道”条、“颂者王道太平”条、“伏羲在亥”条、“风后黄帝师”条、“烨烨震电”条、“五纬聚房”条,还有采自开元占经者数条等,总计十一条,都是赵氏本上所没有的。只有“陈五者所起也”条、“君子悉心研虑”条,《文选注》引只称是“诗纬”,而不能断定其为“含神雾”。另外,“孔子歌曰”条,当采辑自《古微书》;“北极天皇大帝”条,引见《曲礼正义》;“玄鸟遗水”条,大概也是辑录自《古微书》。该书有玉函山房本行世。⑥一卷。清乔松年辑。所辑共计三十四条。其中转录自《说郛》四条。赵在翰辑本所辑录的“构为天狱”条、“四角主张”条、“震电不宁”条、“东注无底之谷”条、“龙首颜似龙也”条等,该本都没有辑录。而该本所辑录的条文,如“烨烨震电”条、“神农龙首”条、“风后为黄帝师”条、“简狄吞卵”条、“诗三百五篇”条、“北极天皇大帝”条等,在赵在翰辑本上又没有见到。另外“孔子歌曰”条,引见《说苑》及《续博物志》,而乔氏只引《古诗纪》;又“北极天皇大帝其精生人”条,引见《曲礼正义》,而乔氏引作宋均注,这些都是疏谬之处。该本有纬捃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同文馆唱和诗

    十卷。宋邓忠臣等(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

  • 续海塘新志

    四卷。琅撰。琅,满洲正兰旗人。详见《海塘新志》条。琅续《海塘通志》而成新志后,思塘工事宜尚有不备者,因又为《续海塘新志》,道光刻本。共四卷,其总目分为四门:一曰谕旨,所载皆上谕及御制诗文。二曰防汛,有

  • 平津馆丛书

    十集,四十三种,二百五十四卷。清孙星衍(详见《岱南阁丛书》)编辑。汉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地当高津、平原一带,孙星衍为山东督粮道,治所即在公孙弘所封平津故地,因名其书斋为“平津馆”,所刊丛书名《平津

  • 德安县志

    十五卷,清沈建勋修,程景周等纂。沈建勋,浙江山阴县人,监生出身,同治九年(1870)任德安县知县。程景周,邑人,贡生出身。同治十年,沈建勋设局修志,延邑中绅儒程景周总其事,广征博采,历八月而告竣。此志

  • 醴陵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淦等修,江普光等纂。徐淦,怀宁人,曾任醴陵县知县。江普光,醴陵县人。醴陵自晋起已置县。明景泰年间创修志乘。万历年间知县晏朝寅初次重修。其后崇祯年间曾两次重修。迄于清,纂辑尤

  • 拙存堂经质

    二卷。明冒起宗(生卒年不详)撰。起宗字宗起,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崇祯元年进士,曾在河南镇压农民起义,官至湖广布政使参议。除此书外,还著有《拙存堂史括》。此书共九十六篇,分二卷,分条考辨《书》、《诗》

  • 琼山县志

    十卷。清杨宗秉纂修。杨宗秉,山西绛州人,监生,乾隆八年(1743)任琼山知县。旧志修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乾隆八年(1743),杨宗秉任琼山知县,捐廉开局纂修县志。聘大埔杨赞烈同修,采访县中诸绅

  • 国政贸易相关书

    二卷。英国法拉(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家宝笔述。法拉始末未详,据书前自序知他曾任英国法官,其书成于光绪九年(1883),伦敦麦密兰印书会曾向法拉约稿撰写此书,并托遮风

  • 吞松阁集

    四十卷。清郑虎文(约1755前后在世)撰。郑虎文,字炳也,号诚斋,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卒年未详。乾隆七年(1742)进士。官左赞善。虎文性情笃厚,于学无所不通。一主河南乡试,再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三

  • 青雨草堂稿

    四卷。清高采(生卒年不详)撰。高采,字琴泉、自号庸斋,辽宁铁岭人。嘉庆举人。久困礼部试,曾佐四川军幕,因失意于上司,旋归,晚年贫病。高采早慧,六岁能诗,十岁即有佳句,如“落霞红到地,青草碧露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