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含神雾

诗含神雾

① 一卷。清孙珏辑。所辑共计十四条。孙氏认为所辑属于谶纬一类。每一条后大多有按语。首条“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集征揆著,上统玄皇,下序四始,罗列五际,故诗者持也”,其他辑本引分为四条,该书将其并为一条;次条“夫齐地处孟春之位”云云,共计一百六十八字,作者自记云:“此简无全文,竞不知为何简。”现按《太平御览·时叙部》引之,亦散见于《艺文类聚·岁时部》;“天地东西”条、“天不足西北”条,皆见于《山海经注》,只是没有“名曰竫人”四字;“大华之山……”二十五字,亦见于《山海经注》,只是其下没有“少室之山巅”等二十三字;“五岳祝三公”条,引见《北堂书钞》;“五者德化充塞”等十四字,“尧时嘉禾七茎”等十字,皆引见《太平御览》;“大迹出雷泽”条,亦引见《太平御览》,只是稍微有所不同,没有“玄鸟翔水”以下的文字;“执嘉妻含始生刘季”条,引见《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代汉者龙颜朱额”条,引见《太平御览》;“其孔子歌云”条,引见《说苑》及《博物志》。其余各条未考证出所出之处。该书有《古微书》本行也。②一卷。题缺名。所辑共计十条,未注明出处。“诗者诚为天地之心”条,引见《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和《困学纪闻》,没有“诚为”二字,诗上多“孔子曰”三字;“地处季夏之位”条,引见《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没有“是也”二字;“德化充塞”条,引见《太平御鉴》,没有“也”字,“德”上有“王者”二字;“含始吞赤珠”条,引见《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皇亲部》引没有“汉皇”二字;“其治世之音温以裕”条,清河郡本有之,但多“宋均注:裕以致安,怒以致乱”十一字;“雷震百里”条,亦见清河郡本,多“宋均注:雷动百里,故因以制国也。雷声谓诸侯之政声,所至相附近也”二十七字。其余各条未考证出所出之处。该书有《说郛》本行也。③一卷。清黄奭辑。所辑共计六十八条,系辑赵在翰、马国翰二本而成。其中如“五精星坐其东”条、“汤之先为契”条,赵在翰本、马国翰本皆有按语,而该书则没有,仿佛黄氏自抒所见。该书稍稍不同于其他辑本的地方,在于根据清河郡本证明《说郛》和《古微书》诸条。例如,“诗者天地之心”条,清河郡本增加了“宋均注:心主也,祖领也,亲厚也,户由出入也”;“集征揆者”条,宋均注:“望有天下也。”清河郡本“望”作“王”;“颂者王道太平”条,增加了“宋均注:颂诵同。诵其德也”;“齐地处孟春之地”条,增加了“宋均注:污泥言卑下也”;“曹地处季夏之位”条,清河郡本没有“土”字,并增加了“宋均注:劲健也”;等等;凡此种种,都辑录了其他辑本所遗漏的内容。该书有《汉学堂丛刊》本行世。④一卷。清赵在翰辑。所辑共计五十一条。其中转录自《说郛》和《古微书》各三条,其余各条均注明出处。该书考证条文,举证甚博,例如赵氏论“五岳祝三公”一条即是。另外,赵氏论“契稷无父而生”一条,主张郑笺之说,并以《尔雅》相证明,所见极是;又“五精星坐其东”条,赵氏亦有按语,以纬证纬,所见亦是。该书有七纬本行世。⑤一卷。清马国翰辑。所辑共计六十一条。其中“诗三百五篇”条、“天下和同”条、“齐叔好道”条、“颂者王道太平”条、“伏羲在亥”条、“风后黄帝师”条、“烨烨震电”条、“五纬聚房”条,还有采自开元占经者数条等,总计十一条,都是赵氏本上所没有的。只有“陈五者所起也”条、“君子悉心研虑”条,《文选注》引只称是“诗纬”,而不能断定其为“含神雾”。另外,“孔子歌曰”条,当采辑自《古微书》;“北极天皇大帝”条,引见《曲礼正义》;“玄鸟遗水”条,大概也是辑录自《古微书》。该书有玉函山房本行世。⑥一卷。清乔松年辑。所辑共计三十四条。其中转录自《说郛》四条。赵在翰辑本所辑录的“构为天狱”条、“四角主张”条、“震电不宁”条、“东注无底之谷”条、“龙首颜似龙也”条等,该本都没有辑录。而该本所辑录的条文,如“烨烨震电”条、“神农龙首”条、“风后为黄帝师”条、“简狄吞卵”条、“诗三百五篇”条、“北极天皇大帝”条等,在赵在翰辑本上又没有见到。另外“孔子歌曰”条,引见《说苑》及《续博物志》,而乔氏只引《古诗纪》;又“北极天皇大帝其精生人”条,引见《曲礼正义》,而乔氏引作宋均注,这些都是疏谬之处。该本有纬捃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师旷占

    一卷。春秋时晋人师旷(生卒年不详)撰。师旷字子野。冀州南和(今属河北省)人。目盲,自称瞑臣,又称盲臣。为晋国掌乐大师。师旷之书,《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有师旷六篇。《后汉书·苏竞传》有“猥以师旷杂事”

  • 黑龙江通志纲要

    二卷。民国金梁撰。金梁久宦东三省,热衷于清朝掌故,长辽政焜,尝令各属纂辑乡土记。备续《盛京通志》,又以《吉林通志》尚有所遗,每欲取而补辑之。民国九年(1920),孙烈臣督黑龙江,以黑龙江省通志事相属。

  • 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

    见《前汉书平话》。

  • 诗次故

    二十二卷。附外杂一卷。朝鲜申绰撰。申绰字在中,号石泉,朝鲜李朝经学家。《诗次故》初稿毁于火,现存本为申氏晚年重订。该书博稽《三雅》、《方言》、《释名》等书,以订其诂,又广辑《戴记》、《左传》、《史记》

  • 周易旁注图说

    二卷。明朱升(1229-1370)撰。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至正四年(1345)举于乡,授池州路学正,大江南北从学者甚众,号“枫林先生”。朱元璋下徽州,召升问计。后从军,拜侍讲学士。洪武中官至翰林学

  • 为善最乐

    不分卷。作者不详。此传奇写北宋沂国公王曾父子之事。明传奇《百顺记》即写王曾事迹,此书当为清人在旧本基础上改编润色而成。全书分为三段:第一段十三出,第二段五出,第三段十出。其故事大略为:北宋时王宗元平生

  • 揭阳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刘业勤修,凌鱼纂,李华国重订。刘业勤字诚基,号柴峰,广西贵平人,拔贡,知县,乾隆四十年(1775)任。凌鱼,参见《番禺县志》。李华国,黔西州人,举人,知事,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旧

  • 春秋稗疏

    二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此书考证地理者占十之九,论书法及仪象典制之类占十之一。其考地理,多有所得,如“莒人入向”之向,认为当从杜注在龙亢,而驳《水经注》所引阚骃之说是误以邑名为国名;辨杀

  • 书舟词

    一卷。宋程垓(约1096前后在世)撰。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苏轼为中表亲,家有拟舫名书舟,故人称为书舟。程垓工诗文及词,龙袤称其文过于诗词,然诗文已无可考。今仅存《书舟词》一

  • 周易郑康成注

    一卷。宋王应麟(1223-1296)辑。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先世居浚仪(今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今浙江宁波)。九岁能通“六经”,从王子文受学。曾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因贾似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