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品

诗品

① 三卷。南朝梁钟嵘(468?-518)撰。钟嵘字仲伟,颖川长社(今属河南长葛)人。颖川长社钟氏为世族,钟嵘的七世祖钟雅官尚书右丞、御史中丞,父亲钟蹈为齐中军参军。钟嵘在齐永明三年(485)与兄钟岏同入国子学为国子生,受到国子祭酒、儒家代表人物王剑的赏识,举本州秀才。齐建武初,为南康王萧子琳侍郎,迁抚军行参军,出为安国令。入梁,嵘先后为临川王萧宏参军、衡阳王萧元简宁朔记室,最后任西中郎晋安王萧纲记室,“顷之卒官”。故世称“钟记室”。著有《诗品》。此集为南朝梁诗歌评论著作。正文为上、中、下三卷。《梁书》本传录《诗品》序文仅为流传《诗品》序的第一部分。旧本《诗品》序有三部分,或分置于三卷前,为各卷之序。或以第一部分为全书序,第二、三部分为中、下卷之序。清人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始将三部分合并为全书总序。故除第一部分与《梁书》本传相合,可断为原书序文外,余二、三部分均不缀序言。《诗品》所论皆为五言诗。所谓“嵘今所录,止乎五言”。其坚持排斥当时把四言诗说成是雅音”、“正体”,而把五言诗看作“流调”、“非音之正”的说法。大力肯定了汉魏以后的五言诗,并对五言诗长处作了如下说明:“夫四言,文约易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还将历代五代诗人分成三系:《国风》、《小雅》、《楚辞》。其中《国风》、《小雅》同属《诗经》,所以实际上是《诗经》和《楚辞》两大系,也就是将《诗经》和《楚辞》看作古代诗歌发展的两个源头,这大致是符合文学史实际的。在定诗人的品第高下方面,钟嵘仿效汉魏以来“九品论人”的做法,将全书的一百二十二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其所论和品评,不少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见。故《诗品》被誉为“诗话之伐山”(毛晋《诗品跋》),并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并称。章学城评论《文心雕龙》是“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而《诗品》则“思深而意远”,“非论诗家所及”(《文史通义·诗话》)。《诗品》在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文学史上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诗品》的现代注本,有陈延杰《诗品注》,许文雨《诗品释》(后经修订收入《文论讲疏》),陈延杰《诗品注》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萧华荣《诗品注释》(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向长《诗品注释》(齐鲁书社·1986年),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现存最早《诗品》版本,为元延祐七年(1320)园沙书院刊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一般通行本为《历代诗话》本和《四库全书》本。② 一卷。唐司空图(837-908)撰。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县)人。生平详见《司空图表圣文集》(辞目)。此集为唐代诗歌理论著作。又称《二十四诗品》。唐人诗格传于后世者,率皆出于他人假托,惟此一编,实出于司空图之手。其《一鸣集》中有与李秀才《论诗书》。称“诗贯六义,讽谕抑扬,渟蓄渊雅,皆在其中。惟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言意外之致”。又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而味在酸咸之外”。其持论非晚唐所及。故此书亦深解诗理。全书把诗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沈著、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类,并各以十二句韵语进行描述,其实际是二十四首以揭示诗歌内在艺术美为主旨的论诗诗。根据道家的美学思想,强调自然美,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意境。故其论诗的构思、内容、风格等,虽不拘一格,而自然、冲淡成为其基本倾向,贯穿于各品之中。如《自然》,强调“俱道适德,著手成春”;《雄浑》,主张“持之非强,来之无穷”;《冲淡》,则应“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等等。但亦遵循自然之旨,提倡用不同的风格、手法表现意境美。《诗品》收于《司空图表圣文集》。有《四库全书》本。郭绍虞有《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还有《谈艺珠丛》、《唐代丛书》、《历代诗话》等本。今人解释《诗品》的专著有祖保泉《司空图诗品解说》(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乔力《二十四诗品探微》(齐鲁书社。1983年)等。

猜你喜欢

  • 求是斋杂存

    六种,八卷。清彭崧毓撰。彭崧毓字于蕃,别号江湖渔叟,江夏(今属湖北省武汉市)人。咸丰年间进士,官云南腾越知府。彭氏丛书有《求是斋初刻》收书三种,而《求是斋杂存》后出,已将初刻三种收入。六种为《缅述》一

  • 复社纪事

    一卷。清吴伟业(1609-1672)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吴伟业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受张溥赏识,收为学生。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授

  • 易经纂言

    无卷数。清王士陵撰。王士陵字阿瞻,武邑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官任翁源县知县。该编采用《注疏》本,其根本宗旨以《本义》为宗而杂引众说以相互印证。实为乡塾讲章。《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广西通志辑要

    十七卷首一卷,清苏宗经、羊复礼、夏敬颐辑。苏宗经,字是程,号文庵,广西玉林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任梧州府学教授、国子监监丞,好读书,著有《读史管见》、《监史精华》、《明史漏约》、《名宦百咏》等

  • 周易集义

    八卷。清强汝谔撰。强汝谔字原,潥阳人。曾官震泽训导。此书宗尚程颐《易传》,以阐发义理为主。其说除引用明代来知德的错综说、清代王夫之的系辞释说之外,于汉儒易学中的互体、卦变、五行、飞伏、爻辰、纳甲、卦气

  • 法国律例

    四十六卷。法国A,Billequin译。Billequin有《化学指南》。是书于清光绪六年(1880)译作完毕,共有刑名定范四卷,刑律四卷,园林则律二卷,贸易定律六卷,民律二十四卷,民律指掌六卷。此译

  • 昭代名人尺牍

    二十四卷。清吴修辑。吴修字思亭,曾刻梁同书之书为《青霞馆帖》。此帖辑清初至乾隆、嘉庆时尺牍六百余家,计七百余通。自有刻尺牍者无有如此帖之美备,聚东南收藏家四十余人之秘笈,阅之十有余年,可谓广博,而当中

  • 如皋冒氏丛书

    三十四种,附二种。冒广生(详见《永嘉诗人祠堂丛刻》)辑。《如皋冒氏丛书》是冒广生汇辑冒氏家族历代著作而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曾刊刻第四集,收冒襄等人著作十三种;题“第四集”之意是以后将汇辑冒襄

  • 北行日谱

    一卷。明朱祖文(?-约1626)撰。祖父字完夫,自号三复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祖文少负节气,与周顺昌相友善,周顺昌因反对宦官魏忠贤而被捕入狱,祖文私行入京,为周顺昌送饭送药,又为他奔走借贷以赎其

  • 四书反身录

    六卷。续补一卷。清李容撰。李容字中孚,厔(今陕西周至县)人,别号二曲。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年老而罢。有《二曲集》、《反身录》。李容宗于王阳明之学,为文亦力阐王氏良知之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