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解正宗
四卷。清肫图(生卒年不详)撰。肫图字溥仁,清宗室。著有《理象原解》、《书经直解》及《诗解正宗》。此书概因小序简要而世宗皇帝钦定之书又卷帙浩繁而往复涵泳辑录而成。此书以大序、小序列于篇首,而后随文释意,大体尊小序,但亦不废朱传。说诗态度模糊,欲从小序又不敢违悖集传,欲从朱说,又不舍序说,模棱两可,去舍难定。其于名物训诂,以朱熹之说为宗,参之以毛传孔疏,然亦多附会。有乾隆十三年(1748)刊本。
四卷。清肫图(生卒年不详)撰。肫图字溥仁,清宗室。著有《理象原解》、《书经直解》及《诗解正宗》。此书概因小序简要而世宗皇帝钦定之书又卷帙浩繁而往复涵泳辑录而成。此书以大序、小序列于篇首,而后随文释意,大体尊小序,但亦不废朱传。说诗态度模糊,欲从小序又不敢违悖集传,欲从朱说,又不舍序说,模棱两可,去舍难定。其于名物训诂,以朱熹之说为宗,参之以毛传孔疏,然亦多附会。有乾隆十三年(1748)刊本。
①四卷。明李先芳等纂修。李先芳,字符卿,山东濮州人,官至尚宝司少卿,明嘉靖末年奉命为亳州同知。亳州旧志,始于明成化十八年,知县贺恩聪创修之,然荒秽苟简,全志仅数页。至弘治十七年,指挥石玺,复委贡士王浩
六卷。附《来云阁词钞》一卷。《文钞》一卷。清金和(?-1885)撰。金和,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字云叔、又字亚匏,早年丧父,其母教读甚严,文思敏捷,然作文不求程式,遂终身见斥科场,以布衣客死上海。其诗
两卷。清徐孚吉撰。是书汇辑《尔雅》各家旧注,订正讹误、补充遗漏。对于通假、异读及谣俗语词等,皆究本溯原,以求当于古训。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经解续编》本。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章学诚五十人岁时写成,时值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年),札记题名“乙卯”,意思是以乙卯年为断限,所记内容均在乙卯年之前。本书体例与作者所著《信摭》一书略同,即以记载经史百家的文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诗传通释》外,有《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
四十卷。清刚毅(1837——1900)等撰。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笔帖式出身,历任巡抚、尚书、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荣禄等议立溥为大阿哥(皇储),企图废黜光绪皇帝。八国联军攻陷北
二卷。清张蘩(生卒年不详)撰。张蘩字采于,苏州人。据其卷前自序,张蘩乃一才女,工诗词,“丙戌应征北上,设帐王府,馆课之暇,奉内主命撰杂剧数种,悉付家优。”当她听到冯氏伉俪叩阍雪冤之情,即演为杂剧。其情
二卷。清李滋然(生卒年不详)撰。滋然字命三,号树斋,长寿(今属四川)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广东知县。《仓颉辑补斠证》为吴县王仁俊所撰,是在孙星衍,任大椿、马国翰、陶方琦诸家所辑的基础上,搜
一卷。清蒋日豫(1830-1875)撰。蒋日豫字侑石,常州(今江苏常州市)人,咸丰监生,同治中迁同知直隶州,工诗文篆隶,著有《问寄室集》等。本书为蒋日豫词集,共收录其生平所作词三十四阙,除《忆江南》十
二卷。明屠本畯(详见(《闽中海错疏》)撰。是书杂论茗事。第一卷分溯源、得地、乘时、揆制、藏茗、品泉、候火、定汤八章进行论述。第二卷分点瀹、辨器、申忌、防滥、戒淆、相宜、衡鉴、元赏八章进行论述。每章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