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说

诗说

① 十二卷。宋刘克撰。刘克,宋理宗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信安(今浙江常山县)人。刘克在《诗经》研究方面受吕东莱的影响,《诗说》一书的体系仿效《吕氏家塾读诗记》,一诗一解,先列原文,后录诸家之说,而系己意于其后。后来其子刘坦在付印时,为了节省篇幅,删掉诸家之解而独存刘克之说,现本已非原样,而且又缺卷二、卷九、卷十,书中又有缺字多处,因此只是残本。在宋代有尊序与废序两派,刘克属废序派,他认为《诗序》为子夏所作,而子夏之言“失圣人之旨多矣”,因此主张废弃《诗序》,再求诗旨(《诗说·总论》),书中对诗旨的探索,有一定的价值。但刘克学术水平不高,对语词的解释大多望文生义,对历史事件的考订大多想当然。理学气相当浓,特别对爱情诗的看法偏见更大。有江苏古籍出版社《宛委别藏》影印本。又有手抄本六册,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② 一卷。清陶正靖撰。陶正靖字稚衷,江苏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大体上都不以毛序朱集传为然,自解其诗,只不过是空言说经,没什么价值。有借月山房丛书本。③ 一卷。清管世铭(1738-1798)撰。世铭字韫山,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至御史大夫。工制举业,从游之士颇众。世铭之诗,朗健深厚,生平不服袁枚,有“守心自与康成异,不肯轻身事马融”句。尤精古文,著有《韫山堂诗文集》、《诗说》等书。世铭论诗,注重诗意心得,与心合者则从之,故序有得则从序说,传有得则从传说,序传皆不得,则求之自汉以来诸家之说,诸说再不得,则求之“吾心”,“吾心”不得者,则缺之。故其说诗,唯求意通而已,而不主一家之说。此虽未免有以己之心度诗人之志之嫌,而能令人信服者亦颇多。然既以与吾心合而用旧解,亦难免有沿袭旧说之弊,亦难免用旧说已误者此书有嘉庆五年(1800)刊本。④ 二卷。清陈广旉撰。广旉生平仕历皆不详。此书于光绪年间为伍崧生所刻。前有长州顾复初序。据序文可知陈氏乃道光时人。是编不载经文,亦不尽释全经,凡有所发明皆标举篇目以条录之。其解诗既不限于某一方面,亦不主一家之言。或训诂字词,或诠释诗意,或引发背景,或条列异文;时宗诗序,时从《郑笺》,时主《集传》。能参众家之说而出己见。今观其书,既有发前人所未见之说,亦有臆解妄断之处。有光绪十(1884)年甲申刊本。⑤ 四卷。近人姚求概撰。求概安徽桐城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只解说十五国风而不涉及雅颂。大抵节取《毛传》、《郑笺》,朱子《集传》之长、而辅之后世诸家之说。对桐域籍学者如钱澄之,姚鼐、马其昶等人治诗之说所采尤多。然缺乏个人识见。此书有写印本传世。⑥ 一卷。题为汉鲁人申培撰。据《汉书·艺文志》载,“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又称“有《鲁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隋志》也称“小学石经鲁诗六卷”,又称“鲁诗亡于西晋”。据此,申培所著《诗说》早已失传。毛奇龄称此书与《子贡诗传》于嘉靖年间传至庐江郭相奎家,原是黄文裕秘阁石本,字用篆体,附以楷体今人,但后人均视为伪作。一是因为只有二十四篇,无卷次,与《艺文志》、《隋书》所载不同;二是与散见于其他书籍的鲁诗说多有不符之处。只是本书引述之处往往各有所本,说明作者还是有一定水平的。现存《明刻汉魏丛书》版本。

猜你喜欢

  • 防河歌诀

    一卷。清刘永锡撰。刘永锡,字我彭,详见《河工蠡测》条目。刘永锡历河干二十余年,暑热霜寒,风餐露处,谨小慎微,绸缪未雨,量堤岸之高卑,计修筑之长短,选器具,率徒役,或疏、或浚、或塞,因天之时,度地之势,

  • 抱经堂文集

    三十四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生卒年未详。卢文弨字召弓,号抱经、檠斋。仁和(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授编修,历官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三十年(1765)充广东乡试考官。翌

  • 别本古微堂外集

    七卷。清魏源(1794-1857)撰。生平(见《古微堂外集》条)此编共文九十篇,乃源集之初刻。宣统元年(1909),长沙黄象离又别搜辑源遗文为此刻所未载者共三十余篇,重加编次,定为八卷,由上海国学扶轮

  • 蜀石经春秋穀梁传残石

    一册(吉石盦丛书本)。罗振玉印。册前影印蜀石经《穀梁传》十八行,后附罗氏宣统丁巳闰月跋。册中存字,自襄公十八年传“晋侯宋公魏侯郑伯”句起,至十九年传“晋士匄帅师侵齐至谷”句的“谷”字止,中缺“曹伯”以

  • 南湖诗集

    四卷。明张铤撰。张铤,字世文,一作世昌,号南湖。明代诗词作家。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八年(1513)举人。八次参加会试,皆落第。谒选为武昌通判,在任间,校刻了《西昆酬唱集》、秦观《淮海集

  • 庭闻录

    六卷。清刘健撰。刘健,字汝嘉,江西南昌人。其父刘崑,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吴三桂叛清时为云南同知。他曾著有《吴三佳传》和《滇变记》二书。吴三桂在云南举起反清旗帜后,曾胁迫刘崑投降。刘崑不为所屈

  • 蜩笑偶言

    一卷。明郑瑗(详见《井观琐言》条)撰。此书共一卷,二十六条,约二千字,内容多论古之语,间或也有考证。有些内容殊为儗不于伦,如:“盗跖以孔子为伪,苏轼以程颐为奸,李傕以董卓为忠,田承嗣以安史为圣。好人之

  • 畜德录

    二十卷。清席启图(生卒年不详)撰。席启图字文舆,震泽(今江苏省吴江县)人,官至内阁中书。《畜德录》是席启图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集取周秦以来迄于元、明时期嘉言善行,共分二十一类,附以著者评论。取前言往行

  • 十全福

    五本。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四十三出,写明正德、嘉靖间刑部员外郎林俊之事,虚实兼有。其情节大略是:林俊上疏请诛妖僧继晓,被革职,到扬州舅父王恕家中寄居。言吉交闻知林俊获罪,欲中断婚约,而其女如玉坚决不

  • 易象管窥

    十五卷。明黄正宪撰。正宪字懋容,号广寓居士,浙江嘉兴人。其兄黄洪宪,两人都喜欢谈《易》。洪宪有《周易集说》三卷,今未见传本。正宪此书用王弼之本,所注专主于义理。为说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