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双声叠韵谱

说文双声叠韵谱

一卷。清邓廷桢(1775-1846)撰。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巡抚,两广总督。精音韵之学,著作尚有《双砚斋笔记》、《诗双声叠韵谱》等。是编撰于《诗双声叠韵谱》之后,谓许氏以叠韵训者十之九,以双声训者十之一。如“天,颠也”二字叠韵,“旁,溥也”二字双声。不仅以单字为释者如此,在较长的注语中亦然,如“神”下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引”与“神”叠韵;“祇”下云“地祇,提出万物者也”,“提”与“祇”叠韵。邓氏指出:“金坛作注,明为指出,因推广之,按部求索,一一标举。至段氏所求之音或犹未允,如‘妻’字韵‘室’当为一部,既以妻声入十五部‘脂微齐皆灰’,又以至、室声入十二部‘真臻先’,谓‘至读如暂声’,若是者不敢从,以不同部者诬许书,乱古音。书中如‘莪萝蒿属也’,大小徐皆作‘莪萝莪’,段谓‘不当倒’,廷桢以下一‘莪’字当是衍文。‘循行顺也’,段氏本作‘循行也’,注云‘各本浅人妄增’,廷桢谓‘行顺也’许氏正以叠韵字为训,未可遽议。”凡此种种,大都是可以补正段说的。是书有《后知不足斋丛书》本,《双砚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画墁集

    八卷。宋张舜民(1034?-1100?)撰。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进士出身,为襄崇县令。元祐初,司马光因其才气秀异,刚直敢言,荐为监察御史,累擢吏部侍郎。因参与

  • 法书通释

    二卷。明张绅撰。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中只说张绅是山东人,洪武年间官浙江布政使。又据《明史·吴宗伯传》中载鲍恂之事,称洪武十五年吉安余诠、高邮张长年、登州张绅并以明经老成,为礼部主事所荐,召至京师。鲍恂

  • 郑敷文景望书说

    见《郑敷文书说》。

  • 易理阐真

    六卷。清刘一明撰。此书著于《三易注略》之后,凡六卷。前四卷为周易阐真,后二卷为孔易阐真。卷首列图说一卷,凡四十余篇,前半皆推演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之说,借易学以明丹家养生之术;后半则全系丹家之说。其注释

  • 别本韩文考异

    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宋王伯大编。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嘉定七年(1214)进士,理宗朝官至端明殿学士,拜参知政事。王伯大认为朱子的《韩文考异》于本集之

  • 别本攻媿文集

    三十二卷。诗集十卷。宋楼钥(1137-1213)撰。楼钥,字大防,号攻愧主人。鄞县(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累官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其所撰《攻媿集》,原集一百二十卷,至清稍有阙佚,

  • 拾遗补艺斋遗书

    五种,七卷。清庄绶甲撰。庄绶甲字卿,庄存与之孙。生卒年不详。以附监生考取州吏目。庄绶甲曾受业于从叔庄述祖,尽通其祖庄存与经学,尤精于《尚书》。遗书所收五种为《尚书考异》三卷、《释书名》一卷、《文抄》一

  • 心斋十种

    十九卷。清任兆麟(详见《有竹居集》)辑。是书收《夏小正补注》四卷、《石鼓文集释》一卷、《尸子》三卷附录一卷(任兆麟校定补遗)、《四民月令》一卷(汉崔实撰,任兆麟辑)、《襄阳耆旧记》三卷(晋习凿齿撰,任

  • 读毛诗日记

    ①不分卷。清钱人龙撰。人龙字友夔,江苏吴县人。肄业于学古堂。学古堂乃光绪初年所建。贵筑人黄体芳居官苏州时,有感于当时一般读书人得书、读书之难,于是聚书六万余卷,置于苏州正谊书院内,名之曰学古堂,招有志

  • 学诗识小录

    十三卷。清包世荣(详见《毛诗礼征》)撰。世荣此书撰成于《毛诗礼征》之后,盖至道光三年(1823)始成书。该书未见刻本。道光、咸丰间只有传抄本。全书分训诂八卷,草木二卷,鸟兽一卷,虫鱼一卷,舆地一卷。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