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外集》一卷。旧本题西泉吴正子笺注。须溪(今江西吉安)刘辰翁(详见《班马异同》)评点。吴正子不知何人。考此本以刘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吴氏当为南宋人。李贺诗注本甚多,明代以来有徐渭、董懋策、曾益、余
二卷。明杨溥(生卒年不详)撰。杨溥自号水云居士,长沙(今地名同)人。曾为武职,其生平事迹不详。曾撰有《用药珍珠囊》、《水云录》等。此书分上、下二卷。上卷记载十二月种植花果、饮馔及文房杂用:下卷分卫生、
二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是书乃高氏官至礼部侍郎时,广览皇室藏书,杂采宋、明两代儒学,编辑缀撰而成。杭世骏《道古堂集》有此书跋称:“今观其书,……迹其所证引辩说,大半皆袭前人之旧。一二
三十八卷。清吴隆元撰。吴隆元号易斋,归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其书前后没有序跋,末尾缺《杂卦传》,其中也多缺文缺卷,涂乙又多。或注“未定本”字,或注“非先生手授本”字,因此
十六卷。明朱善(1314-1385)撰。朱善,(一作朱善继)字备万,号一斋,丰城(今属江西)人,洪武初(1368)为南昌教授,廷对第一,授编修,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恪。著有《诗解颐》(已著录)、《
一卷。宋胡舜申(详见《乙巳泗州录》)撰。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平江,宣抚周望出走。时胡舜申之兄舜陟举家避难。本书即记此事。书中颇有对韩世忠不满之词。近人陈懋恒为本书作《校勘记》一卷。有《京
一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生卒年及事迹未详。该书仅十九条,书内容为谈论帝王应运兴起,持五德转移、天人感应之说,实为荒诞不经。其书称:君以何运而称王则天以相应物象感应,并且人民的相貌也具备相应的五行特征。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
八卷。清龚元玠(1703-?)撰。元玠字鸣玉,江西南昌县(今属江西)人。另有《十经客难》等书,已著录。此书书前有元玠自序,书凡八卷,卷一为天官,自“九赋”至《掌御》“叙于王之燕寝”;卷二为地官上,自“
一卷。意大利人利高烈(1696-1787)撰。李秋译。利高烈曾创立救赎会,是天主教之教士。李秋有《砭傲金针》,已著录。《潜德潜》共有四十四则,集天主教贤圣之嘉言懿行,示人以大德不在行奇,而在善行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