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道德经私记

读道德经私记

二卷。清汪缙(生卒年不详)撰。汪缙,字大绅,吴县(今江苏)人。乾隆贡生,通古文,游刃百家。著作除此书外,另有《汪子文录》。先人以《易》解《道德经》者,已有数家。汪缙亦以《易》释经。以“易”为“道”。他在自序中说:“释老子者多矣,别于诸子,方外与《易》相出入者私记之。”《四库提要》录有此语,并称其书“盖其大意,欲于诸注之外独标新义。”认为晋人清谈,实合《老》《庄》与《易》为一,王弼以《老子》解《易》,许多人都知道,再谈《易》也不是新鲜事。此书传本甚少,《四库提要》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医贯

    六卷。明赵献可(生卒年不详)撰。赵献可,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一作“医无闾子”),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学识渊博,尤擅易学而精医学。其医派出于薛己、张景岳,偏于温补,反对滥用寒苦攻伐,倡导肾水命火之说

  • 问学录

    四卷。清代陆陇其(1629-1692)撰。此书中心是力辟王守仁学说及与赞同王学之士进行论辨,以尊奉程朱理学。全书直接驳辨王学之处较少,多数是与近代调停朱、陆二派争论者、攻击王学不尽力者进行驳辨。但有些

  • 今乐府

    二卷。明吴炎(1623-1663)、潘柽章(1626-1663)撰。吴炎,字赤溟,又号如晦;柽章,字力田,皆为江苏吴江人。吴炎在明灭亡后不忘故国,不仕于清,专治史学;柽章为明代生员,明亡后隐居不仕。该

  • 讲周易疏论家义记

    残卷。卷数、作者不知。此书为旧抄本,仅存《释乾》、《释噬嗑》、《释贲》、《释咸》、《释恒》、《释遁》、《释睽》、《释蹇》、《释解》九卦。《释咸》条中题目“讲周易疏论家义记释咸第十”,因知书名。其释义分

  • 文选补遗

    四十卷。宋陈仁子(约1279年前后在世)编。陈仁子字同俌,一作同甫,号古迂,湖南茶陵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1274)漕试第一。宋亡后不仕。著有《牧莱脞语》。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谓《文选》不当收《封禅

  • 玉双鱼

    见《飞花咏》。

  • 神农本草

    见《神农本草经》。

  • 常山贞石志

    二十四卷。清沈涛撰。沈涛,字匏庐,浙江嘉兴人。《常山贞石志》系沈涛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官正定知府时所作。正定古为常山郡,故其书以常山为名。所收录常山石刻,自周至元,共250余种。编书时仿洪适《隶

  • 公孙龙子注

    ①一卷。辛从益(生卒年不详)撰。从益字谦受,一字筠谷,万载(今江西宁都)人。乾隆年间进士。以编修累官至礼部右侍郎、提督江苏学政等职。辛从益认为谢注《公孙龙子》纰缪未安,自己注之。从益作注,每篇之中,分

  • 后汉书注考证

    一卷。清何若瑶(详见《汉书注考证》)撰。《后汉书注考证》共八十条,每条证注不多,却很中肯。如《光武纪》中“自是始贰于更始”,据国语注释“贰”为“二心”,何氏纠李注“离异”之误。又如“野谷旅生”,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