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资治通鉴目录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该书体例全仿《汉书》、《史记》年表之例,年经国纬,略举事目,并撮书中精要之语,散于其间。其上以干支名岁,并载刘羲叟《长历》气朔闰月及各史天文志所记日月星辰之变。其下标明《通鉴》卷数,便知某事在某年,某年在某卷,兼用目录之体,为作者之首创,然其体裁实属年表。《通鉴》为纪、志、传之总会,而此书又为《通鉴》之总会。合之则与《通鉴》为一体,分之则为其节本。宋版《通鉴目录》凡十二本,世谓之大目录。清代学者陈景云以为原书久佚,疑今所传《通鉴目录》为后人伪托之作。有《资治通鉴大全》本,《四库全书》本,苏城汪氏和郁泰峰家宋本,明赵府居敬堂刊本,同治八年(1869)江苏书局刊本,《四部丛刊》本,《校刊资治通鉴全书》本,《四库备要》本。

猜你喜欢

  • 海裳春晓楼吟草

    一卷,《续刻》一卷。清武淑仪(生卒年不详)撰。武淑仪,字倩霞,今江苏太仓人。钱宝玙序言:“女史妙才淑德,闾里同钦针黹工。”凡诗百余首。是书为清光绪十一年(1831)刻本。

  • 公羊墨史

    二卷。明周拱辰撰。拱辰字孟侯,桐乡(今浙江桐乡)人,明于经字。明亡隐居,屡征不起。著有《公羊墨史》二卷、《南华真经隐史》九卷、《离骚草木史》十卷、《离骚拾细》一卷、《圣雨斋诗文集》十卷、《问鱼篇》一卷

  • 拾雅

    二十卷。清夏味堂撰。夏味堂字澹人,江苏高邮人。是书谓之“拾”者,盖所以拾《尔雅》、《广雅》之所遗也。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曰:“澹人以阮云台(元)《经籍纂诂》、王怀祖(念孙)《广雅疏证》上下千古,

  • 祭典

    一卷。晋范汪(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范旺,字玄平,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博学多通,善谈名理。为庾亮佐吏十余年,甚相钦待;复为庾翼长史;桓温伐翼,为荆州,以范汪为安西长史,温西征蜀,委以留府,

  • 石云居士集

    十五卷。《诗》七卷。清陈名夏(1601-1654)撰。陈名夏,字百史。溧阳(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等职。后归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顺治二年(164

  • 宋遗民录

    一卷。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所录仅谢翱、方风、纳新、李吟山、王学文、梁栋、林德旸、王炎午、黄溍、吴师道十人所作,已多挂漏。又溍及师道皆元臣,而纳新

  • 孔丛伯说五稿

    五种,三十六卷,附一种未竟稿一卷。清孔广林(生卒年不详)撰。孔广林,字丛伯,号幼髯,山东曲阜人,著名学者孔广森之兄。收书为《周官臆测》六卷叙录一卷、《仪礼臆测》十七卷叙录一卷、《吉凶服名用篇》八卷叙录

  • 见闻考随录

    见《苑洛语录》。

  • 见山楼诗文集

    清杨素蕴(?-1689)撰。杨素蕴,字筠湄,一字退庵,宜君(陕西宜君)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任直隶东湖知县,升四川道御史,官至安徽、湖广巡抚。著有《见山楼诗文集》、《抚皖纪略》、《西台奏议》(

  • 论语郑义

    一卷。清俞樾(1822-1907)撰。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有《春在堂全集》。注《论语》的书以何晏《集解》所载孔安国注最早,但有人怀疑其为赝品,不足依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称,郑玄就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