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赤城集

赤城集

① 十八卷。宋林表民编。表民,字逢吉,号玉溪。东鲁(今山东)人,后寓居临海(今属浙江)。生卒年不详。林表民曾续陈耆卿《赤城志》,复取志书传、铭诔、赞、颂等志所不载之文,荟而辑之,是成此集。卷前有淳祐八年吴子良序,称此集分门荟粹,并诗为一。但此集仅有文一百八十二篇,并无诗。又明谢铎《赤城志》载《赤城集》二十八卷,有刻本。而此本只十八卷,据此推知,原本当尚有诗十卷。今本当为传抄时脱逸,已非当年原本。此集编《四库全书》时,录自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存目。② 三卷。明顾起纶(约1566前后在世)撰。其生平详见《句漏集》。是集乃万历六年(1578)顾起纶游赤城时所作。上卷为诗六十一首,下卷为游记一篇。而《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是集赠答唱和之作,间于上下卷之间,编为中卷。”然此种作法未必尽善,体例亦杂芜。因其似别集而非别集,似总集而非总集,又知以顾起纶为主,故仍归入别集类。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③ 二十三卷。明夏鍭(1455-1537)撰。夏鍭,字树德,号赤城,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除南京大理寺左评事。著有《赤城集》。是集为诗文集,凡二十三卷。鍭乞终养后居乡里,保重名节,以作文赋诗自娱,至八十三岁而终。其诗欲为别调而转乘雅则。其文亦随意为之,而未以古法为准绳。其于弘治四年(1491)时曾上疏忤旨而下狱,任南京大理评事时,又因疏论时政被政敌所诬,均可见其是端正刚直之风。然而词章非其所专意,故诗文未能为时人称道。此集今有明嘉靖间刻《赤城夏先生集》七卷,补遗一卷本传世。但据王重民《善本提要》考证,颇疑此即二十三卷本,且为定本。卷数虽未见一致,盖在分卷数量上有差异而已。此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星源集庆

    六卷。清末宗人府奉旨撰。该书成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道光皇帝位下谱牒。道光九子十女皆录入。实为《玉牒》之别本。现存光绪精写本。

  • 白华楼藏稿

    十一卷。《续稿》十五卷。《吟稿》八卷。《玉芝山房稿》二十二卷。《耄年录》七卷。明茅坤(1512-1601)撰。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明代散文家。登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

  • 望江县志

    八卷。清郑交泰等修,曹京等纂。郑交泰,字补堂,广东香山人,贡生,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来任望江知县。曹京,邑人。望江县志,创始于明正统间,其后叠经纂辑,至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邑人沈镐更重修

  • 籀经堂经说

    一卷。清陈庆镛撰。庆镛字乾翔,别字颂南,福建晋江人,道光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庆镛不仅疏劾贵近,敢于直言,而且经学亦颇精深。篇中如《生民首章鲁毛异同解》云:“使姜嫄为喾妃,稷为喾子,则周鲁何以特立

  • 易纬略义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惠言详见前提要。此书为评说《易八纬》之作。《易八纬》分别为“乾坤凿度”、“周易乾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易纬通卦验”、“易纬乾元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坤

  • 天经或问前集

    四卷。清游艺(生卒年不详)撰。游艺字子六,建宁(今福建建瓯)人。是书分前后二集,此前集。前集就天象日月星辰之运行及风雨雷电霜雾虹霓之类气象问题设问设答,阐明其原由。尤为卓识者,不言占验。全书就历术原理

  • 看易凡例图说

    一卷。明龙子昂撰。子昂为江西泰和人,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曾任知县。该书本不标书名,前列读《易》凡例共三十二条;后列图说,解释河图、洛书及朱子《本义》九图象数之理。疑为某书的首卷,并非完本单册。

  • 堪舆类纂人天共宝

    十二卷。明黄慎(生卒年不详)撰。黄慎,字仲修,海阳(今属山东省)人。撰有《堪舆类纂人天共宝》十二卷。此书刊于崇祯癸酉年(1633),书内分经、传、论、状、书、记、篇、说、诗、赋、歌、诀、问、答、杂、录

  • 书经大统凡例

    一卷。清廖平撰。此书取用札记体的形式,对《尚书》中的数十条疑义逐条进行辨析,是光绪丙午(1906年)在青神汉阳国粹精舍讲学时的讲稿。本书多附会经文,又引西方的一些学术名词,颇多怪异之论,但仍以今文经学

  • 都官集

    十四卷。宋陈舜俞(?-1074)撰。陈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庆历六年(1047)进士,熙宁三年(1070)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王安石“青苗法”颁行,陈舜俞不执行,上疏自劾。责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