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辨讹释义录

辨讹释义录

六卷。清张均(详见《经史辨论》)撰。本书前有自序。全书所释首先为《四书》,然后依次为《易》、《书》、《诗》、“三礼、“三传”,在《四书》方面尤为详尽。大体上是集录昔人所已订正的东西,间或发表自己的见解,解释大多新颖可喜。如《四书》“出则弟”,认为弟以出言,不指兄,对师也称弟,举凡家族乡党,年长一倍及十年以上的,都如此。“媚奥”,认为是指南子。孔子所谓“天厌之者”,也就是获罪于天的意思。“子谓仲弓章”,认为仲弓为宰,不知举拔贤才,孔子既告诉他推举你所了解的,又恐怕所了解的或者被世类所拘而失之,因此又说了这些话。证之“子谓颜渊”、“子谓子夏”、“子谓子贡”,都是当面言说,哪有当着儿子之面宣扬其父过失的道理。“加我数年章”,引证《孔子世家》“四十四岁,阳虎专政,退而修《诗》、《书》、《礼》、《乐》”,未曾说到《易》,又考证孔子读《易》至损益,有喟然之叹,本章之言,当在此时,因此他日又说“五十而知天命”。又释《书》,断定伯益不是皋陶之子,释《诗》断言小序不是卫宏所作,都较常解为优。但凭空臆断和错缪显然之处,也为数不少。其恰当之处在现今也多成陈言,这是因为摭拾之余,和出自心得究竟不同。又本书原为十卷,七卷之下,别辨史、子,这里从略。有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猜你喜欢

  • 学言

    ① 见《圣学宗要》。② 三卷。清白允谦(生卒年不详)撰。白允谦字子益,阳城(今属山西)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任庶吉士。入清,授秘书院检讨,官至刑部尚书。此书皆为讲学的语录,上卷五十九条,

  • 续家乘述闻

    一卷。清龚家尚(生卒年未详)撰。家尚号跛叟,浙江仁和(今杭县)人,官至礼部尚书,龚守正之孙。该书为续守正《家乘述闻》而作,所述多其祖与父遗事。现有石印本。

  • 盐铁论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撰。是书为群书拾补之二十一种,取《永乐大典》中所载《盐铁论》及涂祯刑本,以校张之象本,因考知书中古字皆张所改。如“防”作“坊”,“脤”作“振”,“策”作“册”之类,皆非其旧,其例以所正

  • 金华先民传

    十卷。明应廷育(生卒不详)撰。应廷育,字仁卿,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县)人,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按察司佥事。《金华先民传》搜罗金华自汉到明正德年间历代人物,各为之传,分道学、名儒、名臣、忠义、

  • 周易通

    十卷。清浦龙渊撰。浦龙渊字潜夫,吴县人。曾为洪承畴幕僚,由于洪承畴的推荐而官至城步县知县。自认为“六爻之义本一理,四圣之旨本一贯”,由于说易者都以自己的意见解易,才导致卦辞不通于象辞,下卦之辞有的不通

  • 诗说

    ① 十二卷。宋刘克撰。刘克,宋理宗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信安(今浙江常山县)人。刘克在《诗经》研究方面受吕东莱的影响,《诗说》一书的体系仿效《吕氏家塾读诗记》,一诗一解,先列原文,后录诸家之说,而系

  • 翻译大学衍义

    四十三卷。清孟保撰,其生卒年不详。孟保字定轩,汉军镇,黄旗人。以三等侍卫,出为新疆巴里坤领队大臣。咸丰时,撰成是书。以《大学》之条目。纂集经史,考证得失,多所发明。其汉本,《四库全书》已著录。先是顺治

  • 簠斋尺牍

    ① 不分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本书以册记,书中所录各信,均为陈氏与吴大澂讨论金石的函件。信尾所署年月,起自同治元年(1863),至光绪五年(1879)。信中所考订商榷者,

  • 续槜李诗系

    四十卷。清胡昌基(生卒年均不详)辑。胡昌基字云伫,平湖(属今浙江)人。此集为二函二十册,共四十卷。所收朱彝尊等一千九百三十家诗人之作,共三千九百余首。卷首有徐士芬、沈曾植等序,卷末有金兆蕃后序。劳乃宣

  • 柳下词

    一卷。清周清(生卒年未详)撰。周清字木君,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本书收词五十六阕。清思力挚,琢字炼句,骤视之,似学梦窗,察其蹊径,亦不尽从四稿而来。如〔菩萨蛮〕云:“隐隐棹歌声,随流入太清。”〔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