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远志斋词衷

远志斋词衷

一卷。清邹祗谟(约1666年前后在世)撰。邹祗谟字许士,号程村,江苏武进人。顺治进士。此书杂论词之体格及古今词家之得失,多录杨用修、胡元瑞、沈天羽、俞少卿、王阮亭诸家之言,并无发明之处。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评述明清人所著《词谱》、《词韵》的优劣得失,并涉及张綎的《诗余图谱》,程明善的《啸余谱》,沈谦的《词韵》等书。对上述各书,作者都有辨正,指出其未尽善之处,同时指出,他们在词学失传之时,创为谱系,有荜路蓝缕之功。在辨词名缘起的数则文字中,作者批评时人附会载藉,妄取前人诗句定为词名的作法,认为不能尽符原意。主张“稽古学者,宁失阙疑,毋使后人徒资弹射可耳”。书的后半部分杂谈词的作法及风格特色,主张长调须曲折三致意,而气自流贯;词总须蕴藉生动,以言尽意不尽为佳;咏物词重视神似,谓“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要写出“个中妙谛”;咏史则要“反复流连,别有寄托”。他高度评价辛弃疾的词,认为词至稼轩,“经子百家,行间笔下,驱斥如意”,“雄深雅健,自是本色”。即使中调、短令间作妩媚语,其得意处,也有压倒古人之意。书的最后几则,论诗、词、曲韵不同之处,认为词韵宽于诗韵,填词当以近韵为法,不宜刻意摹仿古人。《远志斋词衷》杂引当时论词的著作和言论,加以评述和辨正,时有发挥引申,在同时的词话著作中别具一格。有《赐觇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曾乐轩集

    一卷。宋张维(956-1046)撰。张维,乌程(今浙江)人,都官郎中张先之父。仁宗时官卫尉寺丞。赠尚书刑部侍郎。此集为张维诗集,乃其子张先所编。张先摘取其刊所撰之诗十首,绘为《十咏图》。孙觉为之序。周

  • 仪礼琐辨

    一卷。清常增撰。生卒年不详。江苏泰州(今江苏省中部)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聪慧过人,好学不倦,著有《一松楼文稿》、《竹叶山房外集》诸书。其传见于《续纂扬州府志文苑》,《艺文》有增所撰《仪礼琐辨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

    六卷。隋释智撰。释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玄义》条。《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六卷,本为释智说,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理成书。此疏是专为解释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经的,文前不立五重玄义,略展二章解释经题

  • 栖云阁诗

    十六卷。《拾遗》三卷。清高珩(1611-1696)撰。高珩,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清,授检讨,官至刑部侍郎。高珩聪颖多才,诗思敏

  • 埤雅

    二十卷。宋陆佃撰。陆氏生平详见“尔雅新义”。是书晁、陈书目、《通考》、《宋史》俱载之,《四库全书》亦著录。凡《释鱼》二卷、《释兽》三卷、《释鸟》四卷、《释虫》二卷、《释马》一卷、《释木》二卷、《释草》

  • 天延阁诗前集

    十六卷。《后集》十三卷。附《花果会唱和诗》一卷,《赠言集》四卷。清梅清(1623-1697)撰。梅清生平详见《瞿山诗略》(辞目)。是集分为前、后二集。前集十六卷。包括《乐府》、《乐家园草》、《新田集》

  • 青溪先正诗集

    清鲍楹(约1711前后在世)撰。鲍楹字觉庭,余杭(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十五(1696)年举人,官知县。著有《青溪先正诗集》。此集系鲍楹采掇淳安之诗,合为一编;以淳安古青溪地名为名。共收唐代一

  • 虞氏易义补注

    二卷。清纪磊撰。虞翻易学博大精深,但其说支离琐碎,一般人难解其深意。清代张惠言著《周易虞氏义》多取郑玄之说对虞氏易学进行补注。但虞氏主纳甲,本于《参同契》,而郑氏则主爻辰,本于《乾凿度》,二者有本质的

  • 梁氏丛书

    四种,八十卷。清梁学昌等编。梁学昌,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梁玉绳之子。该丛书收梁学昌祖父梁同书《频罗庵遗集》十六卷,梁学昌之父梁玉绳《清白士集》二十八卷(包括《人表考》九卷、《管子校补》二卷、《元

  • 冰雪堂诗

    一卷。清归真道人(生卒年不详)撰。归真道人姓陈氏,自号归真道人,正黄旗满洲人,陈芸窗之女,镶兰旗满洲内阁中书赫舍星氏巴尼浑之妻。此书前有英和、毓华所作序言,李廷均、张旭、蒋氏之女等及其子明昕所写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