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迩言

迩言

十二卷。南宋刘炎(生卒年不详)撰。刘炎字子宣,括苍(今浙江丽水)人,精于理学。此书共十二章,分别为《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道》、《君臣》、《治道》、《今昔》、《经籍》、《习俗》、《志见》。全书立言醇正笃实,且合于人情,近于事理,无迂阔难行之说,亦没有刻核过高之论。如认为,“井田”、“封建”,形成非一日之功,破坏亦非朝夕之故,不必拘泥其制,能存其意,亦可以为治;党锢之争皆为自取,君子百是必有一非,小人百非亦必有一是,登龙仙舟者不一定皆贤,非在此选者不一定皆不肖,“更相题表”,自立祸患;学圣贤之道者,学而至之,则不偏。学而不至,虽孔、孟门人亦不能无偏。学能溯其源,则归于正。不然,则毫厘之差,其谬千里。对于理学多有阐发。认为人立于天地之间,与天地相通,人之性实为天之性。天命之性是仁,不是天使人不仁,而是人自不仁,要成天性之仁莫如学。强调治天下有常道,要上承天心,中和人情,下顺物理。取于民要有常制,古时官、兵、民有常职,所以费用少而皆富足,“足则交相养”;而后世官、兵、民无常职,费用多而俱贫,“贫则交相贼”。赏刑为君主的权柄,设而不用为上,用而有经为次,予夺无章法为下。纳谏是君主的盛德,进谏为人臣的大忠。提倡加强道德修养,要待人以诚,忠以责己,恕以待人。人要有志,其志不立,则事不成。君子志于泽润天下,小人志于荣其自身。圣人有容天下之度,故能以天下为一家。贤人有修身治人之志,故毁誉得丧不能动摇其心。后儒对此书多有赞语,《四库全书总目》对书中所论倍加称许,认为“是足为学二程而不至者之戒也。如此之类,皆他儒者心知其然而断不出之于口者。炎独笔之于书,可谓光明磊落,无纤毫门户之私矣。有明嘉靖、年(1529)光泽王朱宠瀼刊本,淡生堂刊《余苑》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虞精集

    八卷。明周伯耕(生卒年不详)撰。周伯耕,字更生,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书名“虞精”,取虞人猎百禽之精之意。共八卷,书前有李维桢序,序中称原书正、续共百余篇,莆田知县郭如暗为之刻四十七

  • 律吕古义

    ① 三卷。明吕怀(见“箫韶考逸”)撰。是书前有总序,后列七图,分律本、律变、候气、纳音等门,并且载有杂说内外篇及答问数条。其所论多有牵强附会之处。是书于《四库全书》存目。② 六卷。清钱塘撰。塘字学渊,

  • 字学汇海

    四卷。清翰林苑编。是书全称《翰苑初编字学汇海》,为应试土子所必备。卷一为《字学举隅》,卷二为《字学便览》,卷三为《字学举隅续编》,卷四为《敬避字样》、《抬头字样》、《对策条例款式》、《磨勘条例摘要》、

  • 中兴间气集

    二卷。唐高仲武(生卒年不详)编。高仲武自称渤海(山东滨县)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其事迹亦无考。约唐代宗、德宗年间在世。此书选录“安史之乱”后,肃、代二宗集“中兴”时期的诗歌,故名。前有自

  • 东石讲学录

    十一卷。明王蓂(生卒年不详)撰。王蓂字时祯,金溪(今属江西)人。景泰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著有《心学录》、《大儒心学语录》、《草庐吴先生辑粹》、《忠义录》等。此书为王平生的讲学语录,由其门人黄文龙所编

  • 锦囊小史

    一百零四种,一百零八卷。明佚名编辑。丛书汇辑自汉至明之名贤著述,共分八册,主要有:汉马融《忠经》、汉甘公石申《星经》;梁陶弘景《冥通记》、晋干宝《搜神记》、晋陶潜《搜神后记》、宋刘义庆《幽明录》、《大

  • 多识考

    六卷。清何震(生卒年不详)撰。震上虞(今属浙江)人,生平无考,据是书嘉庆十五(1810)年何氏自序,知其为乾嘉时人。据序知是书为震读礼家居时手辑名类而成。作书之旨在于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是书因之分为

  • 读说文记

    一卷。清许梿(1878-1862)撰。许梿字叔夏,号珊林,海宁(今属浙江)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江苏徐州府知府,权粮储道。许氏尝拟纂《说文解字统笺》,未成。此编乃是平日读书写在《说文》原本

  • 诸真玄奥集成

    九卷。明朱载(生平事迹均不详)编。宋元之间以倡仙佛同源而著名者,有石泰、薛氏、陈楠、葛长庚等。究其源,皆出于张伯端、萧廷之、赵友钦。其所言皆《悟真篇》之旨。朱载编此书,也提倡仙佛同源之说。此书又作《诸

  • 顾闫年谱

    二种二卷。清张穆(1805-1849)编。张穆字石洲,初名瀛暹,山西平定人。治经史,精于西北舆地之学,著有《蒙古游牧记》。该书收《顾亭林先生年谱》一卷、《闫潜丘先生年谱》一卷。顾亭林即顾炎武,明末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