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制条格

通制条格

为元朝法令文书汇编《大元通制》的条格部分。《大元通制》颁行于英宗至治三年(1323),分四个部分:一、诏制,九十四条;二、条格,一千一百五十一条;三、断例,七百一十七条;四、别类,五百七十七条。全书已佚,现仅存《通制条格》残卷,1930年由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出版,共二十二卷,包括户令、学令、选举、年防、仪制、衣服、禄令、仓库、厩收、田令、赋役、关市、捕亡、赏令、医药、假宁、杂令、僧道、营缮等篇目。书中条格,基本上相当于唐、金两朝法律中的会,是元代社会的重要法规,与《元典章》一样,是研究元代典章制度的珍贵史料。有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本,1986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日本对此书较为重视,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小林高四郎、冈本敬二《通制条格研究译注》,京大东洋史研究室编《通制条格、宪台通纪目次索引》,安部健夫《大元通制解说——代介绍新刊本〈通制条格〉》等,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芙蓉镜寓言

    见《芙蓉镜孟浪言》。

  • 孟子刘熙注

    一卷。汉刘熙(详见《孟子刘注》)撰,叶德辉编辑。《隋书·经籍志》载刘熙注《孟子》七卷,《唐书·艺文志》同。李善注《文选》,裴駰集解《史记》,颜师古注《汉书》皆引刘注。至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才不著录

  • 人谱

    一卷。《人谱类记》二卷。明刘宗周(见《圣学宗要》)撰。此书为作者主其蕺山书院时,为给门人讲学所作。其书首先列《人极图说》,次为《记过格》,再次为《改过说》。《人谱类记》分为《体独篇》、《知几篇》、《凝

  • 聚课琼珠诗对

    九卷。不著撰姓名。亦不详其出书的时代。其书全以浅俗对句分类编次。每类之中,又分一字、二字、三字、四字等目。约为乡村塾学启蒙之本。

  • 今古钩元

    四十卷。明诸茂卿(生卒年不详)撰。诸茂卿,字子茂,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所取,以小说为多,杂糅不伦,又不分门类,引证也往往疏舛。如第二十一卷“吞舟之鱼”一条,说是出自刘向的《谈

  • 丹麓杂著十种

    十卷。清王晫(详见《遂生集》)撰。此书收辑杂文之书共十种。一、撰述《龙经》,拟禽经而作。二、撰述《孤子吟》,都是哭父之诗。三、撰述《松溪子》,都是笔记小品。四、撰述《连珠》,拟陆机体例。五、撰述《寓言

  • 四礼便览

    八卷。朝鲜李縡撰。李縡字熙卿,号陶庵。牛峰人,生卒年未详。朝鲜近代著名学者。此书以冠、婚、丧、祭四礼为纲,四礼之下又各统若干小目:冠礼;冠、笄;婚礼:议婚、纳采、纳弊、亲迎;丧礼:初终、袭、小敛、大敛

  • 半隐集

    十卷。明陈衡(约1431前后在世)撰。陈衡,字克平,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明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官亳州学正。著有《半隐集》。是集凡十卷。其中序四卷,记一卷,说一卷,诗四卷,末附杂文及陈衡外甥

  • 童宗伯行述

    一卷。清童德(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记其父童华(1818-1889)事迹。童华字惟兖,号薇研。浙江鄞县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任太常寺卿、工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等官。童氏曾多次奉旨

  • 金石存

    十五卷。清吴玉搢撰。吴玉搢(1669-1774),字山夫,号钝根老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岁贡生,晚年为凤阳县(今属安徽省)训导。本书著录金石文字共一百四十八种。前五卷为篆书,曰篆存;后十二卷为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