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郑氏佚书二十三种

郑氏佚书二十三种

七十九卷。清袁钧辑。袁钧,生卒年不详,字陶轩,一字秉国,号西庐,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乾隆拔贡,嘉庆间举孝廉方正。曾主稽山书院,治经学颇深,撰有《四明文献征》、《近体乐府》等书。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后汉书·郑玄传》云:“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刊改漏佚,自是学者略知所归。”郑玄生平著述百万余言,所注群经,大多散失,今之所存,不足十分之一。袁钧仿效宋王应麟辑《周易郑康成注》之体例,与友人李庚芸博取诸经义疏及其他诸书所引、参考各家经传辑本,进行考校、纠各家之谬误。所引之文一一注明出处,并将引文、考证附于相应的经文之下,依次编排,而成此编。此书辑郑玄经籍注疏二十三种。袁钧亲手写定仅有《易注》、《尚书》、《尚书中候注》、《诗谱》四种,由曾孙烺曾刻行。另外未写定之十九种,由同族曾孙尧年用了几年的时间,方才写定。光绪年间,瞿鸿官浙江学政,曾下令浙江书局将袁钧所辑《郑氏佚书》全部刊刻。因此,袁氏将自己所刻的书板送交书局,以成全此书刊行。清儒治经,极力推崇郑玄,因此搜辑郑氏佚著者不乏其人。如黄奭辑有《高密遗书十四种》、孔广森辑有《通德堂遗书十七种》,袁钧所辑郑氏佚书最为完备。《郑氏佚书二十三种》目录:《易注》九卷、《尚书注》九卷、《尚书中候注》九卷、《尚书大传注》三卷、《尚书五行传注》一卷、《尚书略说注》一卷、《毛诗谱》三卷、《三礼目录》一卷、《丧服变除》一卷、《鲁礼禘祫义》一卷、《答临硕难礼》一卷、《箴膏肓》一卷、《释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春秋传服氏注》十二卷、《孝经注》一卷、《论语注》十卷、《孔子弟子目录》一卷、《驳五经异义》十卷、《六艺论》一卷、《郑志》八卷、《郑记》一卷,附《郑君纪年》一卷。有清光绪四年(1878年)浙江书局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读中庸偶记

    一卷。清邱壑(详见《读大学偶记》)撰。是书随意涉笔,但语多见解。唯说“中庸”二字,谓《中庸》也是言礼之书,中是体,和是用。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用其中之谓中庸。”庸即用,致中和,则用中之谓,无时不

  • 春秋贯

    不分卷。清于大鲲撰。大鲲,古瀛(今河北河间)人。该书意在贯通《春秋》经义,折衷众说,不主一家之说。有乾隆癸巳(1773)听雨山房刊本。

  • 毛诗音残卷

    敦煌本残卷,首尾残缺,不著撰者姓名。只存九十八行,上起《大雅·旱麓》,下讫《召旻》。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徐氏音者三十一则,与残卷相较,文字相同者八条。据此可知此书确为晋徐邈所作。《隋书·经籍志》经部诗

  • 梨云馆集

    八卷。明何伟然撰。生卒年未详。何伟然,字梅臣,一字仙口,又字仙郎,仁和(今浙江杭县)人。此编首有常熟许士柔序。凡赋一卷,古今体诗五卷,叙文二卷。伟然风流倜傥,放浪不羁,其诗自然柔靡冶逸,纤弱无骨,如《

  • 黔西州续志

    六卷,清白建鋆修,谌焕模等纂。白建鋆,曾任黔西州知州。谌焕模,平远人。黔西州志自刘永安修后,道光十五年(1835)复经鲁寿崧续修,略有增补。光绪十年(1884)白建鋆来宰是邦,以战乱之后,城经三陷,文

  • 常山贞石志

    二十四卷。清沈涛撰。沈涛,字匏庐,浙江嘉兴人。《常山贞石志》系沈涛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官正定知府时所作。正定古为常山郡,故其书以常山为名。所收录常山石刻,自周至元,共250余种。编书时仿洪适《隶

  • 天问补注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本名甡,字初晴,后改名为奇龄,字大可,号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荐举博学鸿儒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任明史馆纂修官。后得疾不

  • 寿宁县志

    八卷,清赵廷玑修,王锡卣纂。赵廷玑,字浚之,浙江山阴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寿宁县知县。王锡卣,寿宁县儒学教谕。考寿宁县志,创修于明景泰间。二修于嘉靖二十七年邑令张鹤年。三修于万历二十三年邑令戴

  • 四书翊注

    四十二卷。清刁包撰。刁包详《易酌》条。本书计《大学》五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诠解颇为详细,又以为《中庸》、《论语》、《孟子》皆为格物之书,故对“格

  • 文肃公日记

    十四册。明文震孟(生卒年不详)撰。震孟字文起,长洲(今苏州市)人,天启殿试第一,官至内阁大学士。著有《姑苏名贤小记》等书。《明史》有传。该记为震孟手稿,存万历三十年(1602年)至三十五年、天启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