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都梁草

都梁草

二卷。《唱和集》一卷。清于养源(1831-1859)撰。养源,字山堂,江都(今江苏江都)瓜州人,祖籍江苏仪征县。于养源幼聪颖、工诗文,屡应童子试不中,后随父幕游于滁、泗,侨居盱山,志图进取。咸丰年间,太平军起,院试无期,遂报捐县丞,分发于安徽试用。历奉差委,皆能称职,旋委任定远县炉桥主簿,后因协办团练,守护县城,修建城防等立功,擢加五品衔。后在镇压太平军起义的战役中丧生。于养源壮好吟咏,后参与战事,著撰仍多,惜尽多散失。所存《都梁草》及《和竹如意斋唱和集》,温文尔雅,无凌厉气。《都梁草》两卷,上卷辑诗三十四首;下卷辑诗二十四首。《唱和集》辑诗三十五首,全集共辑诗九十三首。时人为诗集撰序、传、墓志者七人;为诗集题词、题诗者达五十人。现有清光绪十九年(1889)其子于树滋校刊付印本。

猜你喜欢

  • 中庸阐要

    一卷。清张恩霨(详见《论语论略》)撰。首有自序二首。是书与其所著《大学阐要》相表里,以为孔子著《孝经》一书,子思传衍家学,鬼神章以前,为尽人之学。诚明章以后,为合天之学。其中大孝数章,看似绝不相类,反

  • 王制集说

    不分卷。清廖平(详见《分撰两戴记章句凡例》)撰。廖平持今文家之说,认为《王制》乃孔子制作。孔子弟子论其制度而成《王制》一书。今学礼应以《王制》为主,六经皆素王所传,此正宗也。至于古学则以《周礼》为主,

  • 随园诗集

    十卷。《附录》一卷。清边连宝(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边连宝字赵珍(一作肇珍),号随园,任邱(今河北任丘)人,生卒年均不详,年七十四岁。雍正乙卯(1735)拔贡生,廷试第一。乾隆丙辰(1736)荐举

  • 观树堂诗集

    十四卷。清朱樟(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朱樟字亦纯,一字鹿田,号慕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举人,官至泽州知府。其诗为《叱驭集》一卷,入蜀时作;《问绢集》一卷、《白舫集》二卷、《古厅集》四卷,皆

  • 丰顺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葛曙纂修。葛曙,浙江人,进士,知县,乾隆八年(1743)任。此志为葛曙将调任时纂辑创修,别其封域,考其典章,察其民物,取海阳、揭阳、嘉应、大埔四州县志,择其地与人与事今隶乎丰顺者而辑,益

  • 子史粹言

    二卷。清代丁晏撰。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堂,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著有《颐志斋丛书》。此书是作者读子类、史类书籍时,摘录其中所谓“有益于身心之语”,撰成此书,故命名为《子史粹言

  • 善卷堂四六

    十卷。清陆繁弨(?-1700年)撰,吴自高注。陆繁弨,字拒石,号儇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年不详。吴自高字若山,安徽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官翰林院侍诏。陆繁弨工骈文,在陈维崧、吴绮皆已下世后,自许

  • 开封府志

    三十四卷,明宋伯华修,朱睦挈、曹金纂。宋伯华,字鉴弦,山东益都(今寿光县)人,开封府知府。朱、曹两人《明史》皆有传。《开封府志》明万历十三年(1585)刻印。国内仅北京图书馆有残本十卷,其内容是:卷前

  • 古玉图考

    四卷。清吴大澂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古吴毛上珍摹刻本。此书光绪十五年(1889)写完,其稿由莫绳孙刻之于吴中,后上海书商又以此本付之影印,所以传的有两个版本。书四卷,著录古玉191器。

  • 读史杂记

    一卷,清沈豫撰。沈豫,字小敷,号补堂,萧山(今浙江萧山县)人,道光时生,善四六文,治春秋独取服氏,并搜辑服注一书,卒年七十一。著有《读史杂记》、《皇清经解渊源录》、《皇清经解提要读经如面》等。《读史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