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瞿鸿(1850-1919)撰。瞿鸿字子玖,晚号止庵。湖南善化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官至军机大臣。此编乃瞿鸿机卒后其子宣颖搜求遗稿编集付印。编中考证文三篇、序跋二十篇、寿序七篇、碑志十一
一卷。辑佚书,晋干宝撰,清孙堂辑,载于《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中。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县)人,官至司徒右长史散骑常侍。其事见于《晋书》本传。《经典释文》称,其《易》注凡十卷。《隋书·经籍志》载有《
①四卷。清黄容(生卒年不详)撰,别署圭庵居士,江苏吴江人。该书记明季砥节诸人,表其生平,各为之传,共得五百余人。仿《宋遗民录》例,分已仕未仕两类,末附方外僧人。记载颇简略,前有自序凡例。现有日本东洋文
四卷。清查彬撰。查彬字伯野。大兴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信阳州知州。此书为作者所著《湘芗漫录》的第一种。据费庚吉序,言此书“以经为经,以史为纬,援据精而简择当。”但观其全书却并非如此。如他解
一卷。清方观旭(生卒年不详)撰。观旭字升卿,浙江钱塘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曾为广西武缘县知县。是书注重考订,不尚空言。如“揖让而升,下而饮”一句,以为此孔子所言者饮也,非言揖让而升射。《诗笺
不分卷。明陈奇猷(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奇猷字勇石,明河南杞县(今河南杞县)人。该书不见于朱彝尊《经义考》及各家书志。现存抄本,不分卷,共十册,钞本细字,白纸蓝行。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四字,书法
一卷。清邵嗣尧撰。邵嗣尧郇阳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江南提学副使。邵嗣尧讲《易》以河洛之数一乘一除之,认为小圆图就是小横图的顺往逆来,大横图就是小横图的因重成爻,大圆图就是小圆图的运行寒暑,
一卷,明许浩撰。许浩字复斋,余姚(今属浙江)人。弘治中以贡生授官为桐城县教谕,著有《元史阐幽》、《复斋日记》等。该书因续《宋史》而作,其是非皆不谬于圣贤,但大多论断皆取古来论定之说,敷衍成篇,并无新的
二卷。清郑方坤(生卒年不详)撰。方坤字则厚,一字荔乡,福建闽县人,徙居建安。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由知县官至山东兖州府知府。博学有才藻,好网罗文献。该书自吴伟业、曹溶至郑燮、江浩然及其族子三才、
一卷。法国人艾葆德译。袁承斌、丁汝成合译为汉文。方德望字玉清,崇祯三年(1630)至中国与高一志在山西传教,后又到陕甘等地传教,曾到北京研究历法,顺治十六年(1659)病故。传说他能“驱蝗伏虎”,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