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量处轻重仪

量处轻重仪

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量处轻重仪》作于唐贞观十一年(637),乾封二年(667)重修。在自序中,详明亡五众物量处轻重。立制听二门,制门分三,谓三衣坐具灌水袋。听门分四,称之为百一诸长粪扫衣,檀越施亡五众物。在明亡五众物中,更张十门。即:制人僧余处不得,封亡者分法不同,同治共财不同,嘱授是非,负愤还否,定物重轻,具德赏劳,分物时节,正分加法,杂明受物。此仪专详断割重轻之条,细明十三之别。即:一、僧伽蓝,二、属僧伽蓝园田果树,三、别房,四、别房物,五、瓶瓮斧釜灯台,六、重物,七、床褥,八、氍毹,九、守僧伽蓝人,十、车舆,十一、澡灌、锡杖、扇,十二、杂作器具,十三、衣钵坐具缄筒。其物品重轻,均依位次就人,使其物用有据,法规遵行。四科条理有:一、局限常住僧物,二、四方常住僧物,三、四方现前僧物,四、当分现前僧物。卷末以仪门作结,依类广释。大意有:一、制令畜物人轻,告明僧人不宜以物质为重;二、制不令畜物人重,说明万法皆空,贵在人修善法;三、听开畜物通轻重,明示以仪之规,分晓畜物轻重,安份守己,听法自便。在收诸类中,以三例分之,即:一、性轻性重,二、事轻事重,三、用轻用重。此仪划清了对待精神与物质的佛家立场和观点,“于是迷悟两开”;规定了成文义理,使“明乎此者,庶可以执物案文”;明示了物品轻重以位就人,使之僧举有据遵行,“足镜规猷”。其具有很大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现有天津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管子校正

    二十四卷。清戴望(1837-1873)撰。戴望,字子高,浙江德清人。清同治年间,任金陵书局校勘。著有《管子校正》、《颜氏学记》等多种著作。戴望对散录于群书中的《管子》言论,加以整理,按照《管子》一书的

  • 律吕新义

    四卷,附录一卷。清江永撰。此书久无传本,光绪年间由合肥李瀚章刊行于世。此书共四卷:卷一举圣祖论乐五条,题名曰皇言定声,每条详加引申,作者主张黄钟之宫应居中位,即次序应为:徵、羽、宫、商、角,而非宫、商

  • 乐谱集解

    一卷。隋萧吉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萧吉字文休,梁武帝之兄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孙。其博学善思,精于阴阳算术,《隋书·艺术》有传,称其著有《金海相经要录》、《宅经》、《葬经》、《乐谱》等。《乐谱》即《乐谱集

  • 燕京岁时记

    一卷。敦崇撰。敦崇,晚清时长白富察人,光绪中曾在朝供职。其书卷首有刑部主事润芳序,称其退食之余,以书史自遣,于国朝掌故多能识其本源,撰成于光绪庚子(1900年)。其书自元旦起,至除夕止,四时节令,内自

  • 若庵集

    五卷。清程庭(约1722年前后在世)撰。程庭,字且硕,号若庵,生卒年均不详。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本集有文一卷、诗一卷、词一卷、《停骖随笔》一卷,收康熙五十二(1713)年程庭至京师祭祀祈福时的日记

  • 朱子年谱

    六卷。清朱世润编。朱世润为朱熹第十八世孙,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卒年不详。朱熹年谱历来编纂甚多,清代又有洪去芜本、王懋竑本问世。本谱意在铺张,对旧谱不详加考订,故沿袭许多旧谱之误。且虽以《年谱》为名,而

  • 逃虚子集

    十一卷。《类稿补遗》八卷。明姚广孝(1335-1418)撰。姚广孝幼名天禧,本医家子弟。江苏苏州人。元至正年间出家为僧,法号道衍。晚年自称逃虚老人,又称懒阁翁、独庵老人。入明后永乐帝赐名广孝,字斯道,

  • 营山县志

    三十卷,清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翁道均,曾任营山县知县。营山县有志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为县令张玉麟所修。乾隆九年(1744)县令李溶、四十五年(1780)县令王绂疆先后续修。嘉庆十七年(181

  • 儋州志

    三卷。清韩佑纂修。韩佑,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大兴县)人,监生,康熙三十九年(1700)任知州。旧志修于明万历间县令曾邦泰,康熙二十八年(1689)沈一成再修。康熙四十三年(1704),适中宪贾公有

  • 耕烟草堂诗钞

    二卷。清平畴(生卒年不详)撰。平畴,字种瑶,山阴(浙江绍兴)人。官历江西候补县丞。平畴工诗擅画,集中七古突兀瑰奇,如天风海雨,声势夺人,七律有佳句而少佳篇。如:“扉底泥香芳草远、笠边雨细杏花开。”抒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