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冬心先生集

金冬心先生集

十四卷。清金农(1687-1763)撰。金农,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受业于何焯,并与丁敬等相交。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就而返。好游历,客扬州最久。善诗、古文,精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书法朴厚;楷书自创一格,有隶意,号称“漆书”。亦能篆刻,得秦汉法。五十岁后始作画,写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俱造意新奇,笔墨朴质,别开蹊径。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冬心先生杂著》等。尤癖于古,收储金古之文,不下千卷。中岁游齐鲁燕赵,秦晋楚粤间,遍览其山水佳胜,故其诗倍饶生趣,意气飞扬,曾手编其诗四卷,于雍正间刻于广陵。因取崔国辅“寂寥抱冬心”之语,以自号,遂以氏其集。自序云:“鄙意所好,常在玉溪天随之意。玉溪赏其窈眇之音,而清艳不乏;天随标其幽遐之旨,而异衍为多。然宁必规玉溪,而范天随哉?予之诗不玉溪,不天随,即玉溪,即天随耳。”可见其在诗歌艺术上有意学习李商隐和陆龟蒙二人风格。但他诗中的苦硬清峭,又有些与宋代黄庭坚相近。总之,其诗宗法各家,得山水之助,善于创造富于蕴涵的情境。杂著则陈鸿寿曾刊行,皆其题“画佛、画竹、画梅、画马、自画像”赞及碑铭,风趣横生,超妙清旷。盖其书画,本以奇逸自喜,故文之风格亦相类似。是集凡冬心先生集四卷、续一卷、三体诗一卷、自变曲一卷、杂著一卷、随笔一卷、拾遗一卷、为杭州丁丙所汇刊,于同治七年(1868)印行。为金农集最足之本,然不如四卷本之精。盖其一则出自手编,于不经意之作,得失可以自知;一则出自后人汇刊,难于割爱,难免精芜并存。不过对于研究作者全貌,也可提供较完整的资料。有同治七年(1868)丁氏汇刻《西冷五布衣集》本。

猜你喜欢

  • 经学卮言

    六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广森字众仲,一字约,号轩,山东曲阜人,经学家、音韵学家、数学家,孔子六十八代孙。乾隆辛卯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广森以年少为官,又是翩翩华胄,人称卫洗马、王长史,争

  • 古文尚书撰异

    三十三卷。清段玉裁(1735-1815年)撰。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乾隆举人,官至四川巫山县知县。段氏为戴震弟子。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

  • 劝善书

    二十卷。明仁孝皇后撰。仁孝皇后徐氏,为中山王徐达之长女。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太祖朱元璋闻其贤涉,于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燕王朱棣即位,册为皇后。并说:“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言:“

  • 李沧溟集选

    四卷。明李攀龙(1514-1570)撰。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漠,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进士,初为陕西提学副使,后任河南按察使。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与王世祯、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称为“嘉靖

  • 江陵县志

    五十八卷,首一卷,清崔龙见修,黄义超、黄义尊纂。黄义超,字北海,本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以母志不仕。黄义尊,字达斋,义超弟,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陕西道监察御史。明以前无专志,

  • 千古功名镜

    十二卷;《拾遗》一卷。宋末元初吴大有(生卒年不详)撰。吴大有字勉道,号松壑,嵊县(今浙江嵊县)人。宝祐间(1253-1258)游太学,率诸生上书言贾似道奸状,不报,遂退处林泉,与林昉、仇远、白珽等以诗

  • 十六名家小品

    三十二卷。明陆云龙(约1628年前后在世)编。陆云龙,字雨侯,号孤愤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编评选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宏道、文翔凤、曹学佺、陈继儒、袁中道

  • 龙川词

    一卷。《补遗》一卷。宋陈亮(1143-1194)撰。陈亮原名汝能,字同甫,后改名亮,又改名同,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卒,谥文毅。在语言、文

  • 同声千字文

    十卷。清朱紫撰。朱紫字天凝,少孤,事母以孝称。朱氏认为字学诸书能考一字之音,而不能识同音之字;韵学诸书能识同音之字,而不能读韵学之文。因取周兴嗣之《千字文》,除并其同声字四百三十七个外,实止五百六十三

  • 书房内则例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和成书年代。是书首为则例,后为续例。叙述亲王府内首领太监、柏唐阿达、柯唐阿达、太监的人数和职责。《清会典》所记,亲王准用七品首领一名、太监四十九名,而是书未列名数,却记有柏唐阿达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