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冬心先生集

金冬心先生集

十四卷。清金农(1687-1763)撰。金农,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受业于何焯,并与丁敬等相交。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就而返。好游历,客扬州最久。善诗、古文,精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书法朴厚;楷书自创一格,有隶意,号称“漆书”。亦能篆刻,得秦汉法。五十岁后始作画,写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俱造意新奇,笔墨朴质,别开蹊径。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冬心先生杂著》等。尤癖于古,收储金古之文,不下千卷。中岁游齐鲁燕赵,秦晋楚粤间,遍览其山水佳胜,故其诗倍饶生趣,意气飞扬,曾手编其诗四卷,于雍正间刻于广陵。因取崔国辅“寂寥抱冬心”之语,以自号,遂以氏其集。自序云:“鄙意所好,常在玉溪天随之意。玉溪赏其窈眇之音,而清艳不乏;天随标其幽遐之旨,而异衍为多。然宁必规玉溪,而范天随哉?予之诗不玉溪,不天随,即玉溪,即天随耳。”可见其在诗歌艺术上有意学习李商隐和陆龟蒙二人风格。但他诗中的苦硬清峭,又有些与宋代黄庭坚相近。总之,其诗宗法各家,得山水之助,善于创造富于蕴涵的情境。杂著则陈鸿寿曾刊行,皆其题“画佛、画竹、画梅、画马、自画像”赞及碑铭,风趣横生,超妙清旷。盖其书画,本以奇逸自喜,故文之风格亦相类似。是集凡冬心先生集四卷、续一卷、三体诗一卷、自变曲一卷、杂著一卷、随笔一卷、拾遗一卷、为杭州丁丙所汇刊,于同治七年(1868)印行。为金农集最足之本,然不如四卷本之精。盖其一则出自手编,于不经意之作,得失可以自知;一则出自后人汇刊,难于割爱,难免精芜并存。不过对于研究作者全貌,也可提供较完整的资料。有同治七年(1868)丁氏汇刻《西冷五布衣集》本。

猜你喜欢

  • 兰云菱梦笔记

    一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是作者在常州、镇江、扬州、南京诸地时的笔记。书中谈论金石,考证古迹,记述人物遗踪,如记载黄仲则、赵怀玉、洪亮吉、赵翼等人的事迹;书中还列举了识辩玉台名翰目录;记载了扬州、常州的

  • 羲里睡余编

    十卷。清张绶佩撰。绶佩字宴亭,河南信阳人,乾隆进士,官至知县。平生好易学,历十数年乃成此《羲里睡余编》十卷。此书以图书为主,大抵以宋儒为宗。虽疏解较略,却不沿袭旧说,也不全依傍程朱,其解多出己意。唯见

  • 易本义质

    四卷。明王介之(见《春秋四传质》条)撰。此书篇帙无多,而多所创造,邹汉初已有较详评述。如元亨利贞,不以为大亨而利于正,而以为四德不违文言。亦有驳正前人论说者。此书不违古本,不徇曲说,协于训诂,精于义理

  • 仙苑编珠

    三卷。旧本题王松年(生卒年不详)撰。王松年,唐末五代人,天台山道士。撰有《仙苑编珠》三卷。古来记述神仙事迹者,常以“仙传”、“真记”等为题目,王松年则以《仙苑编珠》为题。据王松年自序所述,他撰《仙苑编

  • 居易录

    三十四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本书是士祯康熙二十八年(1689)官左副都御史,至四十年(1701)官刑部尚书十三年间所记。士祯自序称“居易”,“取顾况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之意”,后又说“认居易俟

  • 逸礼考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生平详见《礼经旧说》条。《汉书·艺文志》记述:“《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汉兴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据《汉书》所载:《礼》古经五十七卷,(亦即五十七篇)除今文十七篇外

  • 邵村学易

    二十卷。清末民初张其淦撰。张其淦字豫泉,号邵村,广东东莞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作者认为《老子》中所讲的“道”即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相传之道,与《归藏》所讲首坤之义相合

  • 近言

    一卷。明顾璘(1476-1545)撰。顾璘字华玉,号东桥居士,苏州(今属江苏)人,寓居南京。弘治进士,授广平知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负才名,与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继起,时称“四大家

  • 读诗考字

    二卷,补一卷。清程大镛撰。大镛字韵生,江苏清河(今江苏省淮阴县)人。此书对群经引《诗》而字有不同者,汇而别之,共分为十三考:一、《四书》引《诗》异字考;二、《左传》引《诗》异字考;三、《礼记》引《诗》

  • 黄冈县志

    ①十卷,明茅瑞征修,吕元音、王同轨等纂。茅瑞征,字五芝,浙江归安县人,进士,官黄冈知县。吕元音,字节之,本县人,举人。王同轨,字行甫,本县人,贡生,官南太仆寺主簿。万历中叶,黄冈入版籍已有二百余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