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匮玉函经二注 附十药神书

金匮玉函经二注 附十药神书

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十药神书》一卷。清周扬俊(生卒年不详)撰。周扬俊字禹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即攻举业,耽于儒学,屡试不第,年近四十始学医,钻研仲景之学十余年,终为当时名医。康熙十年(1671)至京师,为王公所重。著有《温热暑疫全书》、《伤寒论三注》等书。周氏认为赵以德《金匮要略衍义》一书,理明学博,意周虑审。但文字比较古奥,注释不全,遂以赵氏之书为蓝本予以补注其阙,取名为“二注。”此书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共约十三万九千字。书中自“脏腑经络先后病”始,至“妇人杂篇”止,每卷一篇,后附补方二十一首。周氏书中所补内容,自称大半取自喻嘉言之说。周氏主《内经》理论,对仲景立论制方,阐述较详,为研究《金匮要略》的重要注本。《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著录本为道光年间重刻本,后附《十药神书》。《十药神书》,元葛可久(1305-1353)撰。葛可久名乾孙,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其父葛应雷以医名于世。葛氏能文善武,但屡试不第,乃继承父业,行医三十余年,治病多有奇效,尤以治虚损证著名,医名与朱丹溪相埒。相传葛氏与朱丹溪交谊甚厚,曾共同会诊病人。葛氏精于针刺术,《异林》曾载其针狂犬及瘫疾验案。又精于用药,《霏雪录》记载,葛氏炒大黄过焦,便全部弃去不用,可见其用药审慎。凡病家求治,不问贵贱皆往,且常资助贫病。著有《医学启蒙》、《经络十二论》等书,今不传。本书为治疗肺痨专著,仅列良方十首,为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保真汤、太平丸、沉香消化丸、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丹。方后详论组成、药量、服法、辨证加减用药,附有方歌与加减歌。阐述了证的分型与方的分类。为治疗肺痨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法则。明清以来,引用此书者甚多。清叶桂等人奉为秘本,凡治吐血证皆遵其法。后陈念祖认为此书奇而不离于正,重为注解,以《金匮》正法疏证,于每方后加按语,分析各方的组成与作用,肯定疗效,使之更为完善。葛氏此书对于纠正当时专以六味地黄汤等方治虚痨,大有补益。葛氏于此书原序中称得于至人,然未见姓氏,为方技家之术,附会神仙以张其说。《金匮玉函经二注》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乾隆年间刻本。《十药神书》有《六醴斋医书十种》本,咸丰七年(1857)文奎堂刊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单行影印本。另有《金匮玉函经二注附十药神书》合刊本。

猜你喜欢

  • 故城县志

    ①五卷。明周世选、夏维藩纂修。李元忠增修,沈元昌等增纂。吴能进,四川内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任故城知县。周世选,字文贤,号卫阳,邑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夏维藩,字汝

  • 槐厅载笔

    二十卷。清法式善(详见《清秘述闻》)撰。本书乃作者居国子监祭酒时所作,盖补《清秘述闻》所未备。主要记述清初至嘉庆初年有关科举考试的制度、掌故、轶闻。全书共分为十二类:规制、恩荣、盛事、知遇、掌故、纪实

  • 同患浅言

    无卷数。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进士,官编修,掌诰敕,后迁南京国子监祭酒,卒谥文庄。此书仅就乾六爻及彖传、大小彖、乾文言等有所论述,余皆不及。其易学颇疏,供研究者参考。今存《

  • 历代山泽征税计

    一卷。清彭宁求撰。宁求字文洽,号瞻庭,长洲(今广东番禺东)人,康熙壬戌进士,由编修历侍讲,官至左春坊左中允。本书为其代表作,罗列了历代山泽征税的各类政策,但凡列入史志者皆不录,且有不少疏漏。如加收海税

  • 武义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张营堠修、周家驹纂。张营堠,武义县知县。此志为嘉庆九年(1804)刻本。卷首序例、修志姓氏。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疆域、建置。卷二山川、水利。卷三田赋、物产、礼俗、惠政。卷四公

  • 求古录礼说

    十五卷。清金鹗撰。金鹗嘉庆时期贡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金鹗才思敏捷,博闻强识,于书无所不读,长考据之学,时人争聘为弟子师,尚书汪廷珍聘至家中,两年后逝世,年仅四十九岁。著此书及《四书正义》。该书各卷内

  • 佩文韵府

    四百四十四卷。清张玉书(1642-1711)等,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于康熙五十年编辑而成。张玉书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历官五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见《证类本草》。

  • 易引

    九卷。明方时化撰。时化字伯雨,安徽歙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官至叙州府同知。方时化传其高祖方社昌之《易》学,著书六种,其子方庞汇辑合刊,该书就是其中的第一种。书共一百零一篇,前、后泛论易理

  • 考古图

    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一卷。宋吕大临(约1042-约1090)撰。吕大临,字与叔,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人。初学于张载,后从二程(颢、颐)游,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吕氏博览群书,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