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匮玉函经二注 附十药神书

金匮玉函经二注 附十药神书

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十药神书》一卷。清周扬俊(生卒年不详)撰。周扬俊字禹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即攻举业,耽于儒学,屡试不第,年近四十始学医,钻研仲景之学十余年,终为当时名医。康熙十年(1671)至京师,为王公所重。著有《温热暑疫全书》、《伤寒论三注》等书。周氏认为赵以德《金匮要略衍义》一书,理明学博,意周虑审。但文字比较古奥,注释不全,遂以赵氏之书为蓝本予以补注其阙,取名为“二注。”此书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共约十三万九千字。书中自“脏腑经络先后病”始,至“妇人杂篇”止,每卷一篇,后附补方二十一首。周氏书中所补内容,自称大半取自喻嘉言之说。周氏主《内经》理论,对仲景立论制方,阐述较详,为研究《金匮要略》的重要注本。《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著录本为道光年间重刻本,后附《十药神书》。《十药神书》,元葛可久(1305-1353)撰。葛可久名乾孙,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其父葛应雷以医名于世。葛氏能文善武,但屡试不第,乃继承父业,行医三十余年,治病多有奇效,尤以治虚损证著名,医名与朱丹溪相埒。相传葛氏与朱丹溪交谊甚厚,曾共同会诊病人。葛氏精于针刺术,《异林》曾载其针狂犬及瘫疾验案。又精于用药,《霏雪录》记载,葛氏炒大黄过焦,便全部弃去不用,可见其用药审慎。凡病家求治,不问贵贱皆往,且常资助贫病。著有《医学启蒙》、《经络十二论》等书,今不传。本书为治疗肺痨专著,仅列良方十首,为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保真汤、太平丸、沉香消化丸、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丹。方后详论组成、药量、服法、辨证加减用药,附有方歌与加减歌。阐述了证的分型与方的分类。为治疗肺痨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法则。明清以来,引用此书者甚多。清叶桂等人奉为秘本,凡治吐血证皆遵其法。后陈念祖认为此书奇而不离于正,重为注解,以《金匮》正法疏证,于每方后加按语,分析各方的组成与作用,肯定疗效,使之更为完善。葛氏此书对于纠正当时专以六味地黄汤等方治虚痨,大有补益。葛氏于此书原序中称得于至人,然未见姓氏,为方技家之术,附会神仙以张其说。《金匮玉函经二注》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乾隆年间刻本。《十药神书》有《六醴斋医书十种》本,咸丰七年(1857)文奎堂刊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单行影印本。另有《金匮玉函经二注附十药神书》合刊本。

猜你喜欢

  • 愧生丛录

    二卷。清代李详(生卒年不详)撰。李详字慎言,一字审言,号后百药生,又号愧生,兴化(江苏中部)人,官至江楚编译局分纂。此书主要内容是记载清代儒家学者的轶事及其著述的概况、文章注释、义理是非等,并附有作者

  • 元史类编

    四十二卷。清邵远平撰。远平,康熙时曾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其祖邵经邦以郑樵《通志》体例,撰《宏简录》,记唐宋辽金史事。远平继承祖业,撰成《元史类编》,又名《续宏简录》,记元代史事。书成后,于

  • 四书讲义

    四卷。清安维峻撰。维峻字晓峰,陕西秦安(今陕西秦安)人。官至给事中。是书随意就一章或数章为说,不依书的次第,其说纵横泛滥,博而能切,其中有说四书而兼正他经者,如陈成子弑其君章。维峻谓圣人因旧史以作《春

  • 证类本草

    三十卷。宋唐慎微(约1056-1093)撰。唐慎微,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县)人,后迁居成都。唐慎微出身世医之家,勤奋好学,精研本草,不愿为官,酷爱经方,为人治病,有求必应,不取酬金,唯重名方秘

  • 皇明遗民传

    六卷。朝鲜人辑,具体名氏不详。前有目录及引用书目。据所引之书分析,该书为乾隆之后撰成。所收之人甚多。引用书目中,亦有朝鲜人所著,间有他书所不载者。察其前后,极似随手录。现有朝鲜传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 尚书考辨

    四卷。清宋鉴撰。宋鉴字半塘,山西安邑人,乾隆十三年进士,官至广东南雄府通判。此书一辨《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传述源流;二辨古字的异同;三辨伪《古文尚书》的抄袭之本;四辨《论语》、《

  • 来恩草堂

    十六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姚舜牧,字虞佐,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官历新兴、广昌知县。其体恤百姓,官品颇佳。著有《五经四书疑问》,此集为舜牧所自定。其子祚端梓

  • 五经翼

    二十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此书杂取前人诸经序跋中之论说,以类相从,分《易》、《书》、《诗》、《春秋》、《礼记》五大类,余杭人严沆又将承泽所著《周礼举要》二卷加入,合在一起刊行。此书采摭未

  • 伤寒分经

    十卷。清吴仪洛(详见《成方切用》)撰。此书为吴氏医学著述第五种。吴氏对喻昌的《尚论篇》推崇备至。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纲目已混,错乱不堪,唯喻氏能纲举目张,别开生面,于是仿《尚论篇》,将三百九

  • 三国志

    六十五卷。陈寿(233-297)撰。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人。陈寿撰《三国志》属私人著撰。因为他“少好学,师事谯周”(蜀国著名史学家)。陈寿在谯周影响下,对史学有兴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