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钜文

钜文

十二卷。旧本题明屠隆(1542-1605)撰。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本集杂选经传及古文词,分宏放、悲壮、奇古、闲适、庄严、绮丽六门,仅八十篇。以《考工记》、《檀弓》诸圣贤经典之文与稗官小说,如《柳毅传》、《飞燕外传》等杂然并选。疑亦坊贾托名。本书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百川书志

    二十卷。明高儒撰。高儒,字子醇,自号百川子,籍涿州(今河北涿县)。虽为武将,却素喜读书习文,亦好藏聚,与福建陈第(1541-1617)皆为名重一时的藏书大家,且在藏书质量上尤胜一筹。此目仿照宋晁公武《

  • 古今列女传

    三卷。明解缙(1369-1415)等奉敕撰。解缙,字太绅,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明洪武(1368-1398)年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主修《永乐大典》,著有《文毅集》、《春雨杂述》等。《古今列女传》

  • 陆词切韵

    ①一卷。隋陆词撰,清顾震福辑。日本狩谷望《倭名钞笺》谓陆词即法言,甚是。“词”与“法言”,名、字相应。隋唐间人多以字行,故字行而名隐耳。新旧《唐志》并著录陆慈《切韵》五卷,“慈”盖“词”之误字。自《广

  • 絸斋诗谈

    八卷。清张谦宜(1639?-1720)撰。张谦宜,字稚松,号山农。胶州(今属山东)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少落拓,工诗歌,著有《絸斋诗选》、《絸斋诗谈》、《絸斋论文》等。《絸斋诗谈》前三卷为

  • 大德南海志

    二十卷,元陈大震纂。成书于大德八年(1304),已散佚。《永乐大典》卷一一九〇五七“广·广州府”门中,保存有《大德南海志》的部分内容,涉及元代广州赋税、土产以及舶货等资料,尤其是舶货后所附“诸蕃国”名

  • 清赏录

    十二卷。明张翼、包衡同撰。二者生卒年俱不详。张翼,字二星,余杭(今浙江省余杭县)人。包衡,字彦平,秀水(今浙江省秀水县)人。二人皆失意于科场,于是乃弃去制义,共同购阅古书,从中采摭隽语僻事,积而成帙。

  • 珠泉草庐诗钞

    四卷。廖树蘅(生卒年未详)撰。廖树蘅,湖南宁乡人。清岁贡生。官宜章清泉等县教谕、内阁中书。树蘅以端正干济著称,久斡湖南矿物,为当事所倚重,而亦能诗。陈三立称其诗芳鲜澄澈。王闿运亦称其诗裔皇中宫音,决非

  • 江阴城守记

    二卷。清韩菼(1637-1704)撰。韩菼字元少,别字慕庐,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市)人。韩菼康熙时殿试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怀堂集》。《江阴城守记》记述顺治元年(1644)江阴士民闻令剃发,聚义抗

  • 千金方衍义

    三十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此书仿赵以德敷衍《金匮》之义而名书。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内容恢宏,博大精深,然自来医家未传笺释注本,为使其流传后世,张氏取旧刻善本,参互考订,进行校刊。依原书

  • 晋书校注

    一百三十卷。清吴士鉴撰。吴士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云贵总督吴振棫之孙。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翰林院侍读。是书采用溯源、捃逸、辨例、纠驳、削繁、考异、表征、补缺、广证、存疑等各种方法,对晋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