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长白汇征录

长白汇征录

八卷,首一卷。清张凤台等修,刘龙光、王大经纂。张凤台(约1860-1925),字鸣岐,河南安阳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历任知县、官制局参议、知府。民国初年,先后任政治讨论会会员,参议院参议,临时议会议员、河南省民政长、河南省省长。著有《万国公法提要》、《公余辨证录》、《鹿岩乡土志》等。长白,咸丰、同治以前,遥隶兴京;光绪初年,徙属通化,二十九年,改属临江,三十三年,升为府治。《长白汇征录》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全书八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疆域;卷二山川;卷三兵事;卷四风俗;卷五物产;卷六药品;卷七文牍;卷八杂识。卷首有序、凡例和图。此书初名《征存录》,付梓时更名为《汇征录》。该书取材极谨严,不少来自实地调查,约占十之四五,援引古籍十之二三,余则抄自当时吏牍。此外,对国界边防,鸭绿江、长白山物产等,记载十分详尽。

猜你喜欢

  • 击壤集

    二十卷。宋邵雍(1011-1077)撰。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共城(今河北辉县)。一生未仕,以操行学识为世人敬慕。三十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百源上,人称“百源先生”

  • 青堂诗集

    八卷。明董嗣成(1560-1595)撰。董嗣成,字伯念。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除礼部主事,迁礼部员外郎。卒,年仅三十六岁。是集为董嗣成诗集。共八卷。尔其没后,其友茅维所编。

  • 大学义疏

    一卷。日本西师意撰。师意号金城子。致力于圣贤之学,又博通新学。此书大意,以为圣教可崇,躬行之才能知其真旨,然不可不喻以时势。西方人解释耶稣经卷,多参考实学新理,故布教少有滞疑,故认为说古以不遗新为宗旨

  • 经义录

    六卷。清张维屏撰。维屏字子树,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年二甲进士,官至湖北黄梅知县。此书大率引先儒成说,或附己见,或否。引毛奇龄说居多,当是其服膺所在。所论断多未当,而采摭亦浅陋。卷五录杨椿《周礼考》一篇,

  • 鲁不鲁乞东游记

    法国人、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鲁不鲁乞(Guillaume de Rubruquis,约1215-1270,又译卢卜鲁克)的行记。1253年,鲁不鲁乞受法国国王派遣出使蒙古。是年底,他到达蒙哥汗冬季行宫,

  • 黄侍郎年谱

    三卷。清顾镇(1720-1792)辑。顾镇字佩九,号虞东,江苏常熟人,乾隆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著有《虞东文集》、《诗集》等,为谱主门人。谱主黄叔琳(1672-1756),字昆圃,顺天大兴(今属北京)

  • 知非日札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章氏的札记之一,内容涉及文史等诸多方面的评论计四十三条,后经人校刊删去书中所载的“周官媒氏及柏舟之诗”六条,变为三十七条,书成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此书观点与《文史通义

  • 水东日记

    三十八卷。明叶盛(详见《叶文庄奏草》)撰。此书记明代典章制度,及一时遗文逸事。许多材料均可与史传相参证。书中援引的书籍比较庞杂,致使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作者还十分熟悉掌故,所以对朝廷旧典的考究最为详细

  • 彭茗斋集

    七种,二十三卷,附《明诗钞》九卷。明末清初彭孙贻(生卒年不详)撰。彭孙贻字仲谋,海盐(今属浙江)人。年少时即以博学名噪一时。清兵南下,其父彭期生殉难,彭孙贻求父尸骨,颇为时人称道。入清后不问仕途,寄情

  • 陈检讨四六

    二十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文学家,陈贞慧之子,官至检讨。陈维崧天资颖异,十岁代祖作杨忠烈像赞,后与王士禄、王士祯、宋实颖、计东等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