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志续编
不分卷。清沈光瑀修,杨永宁纂。沈光瑀字念劬,浙江宁波人,顺治十二年(1655)举人、康熙九年(1670)任闻喜县知县。《闻喜县志续编》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全书不分卷,计所续者,二十五类,分为:田赋,地亩,赋税、户口,徭役,建置,县治,官师,知县,县丞,典史,教谕,训导,人物,进士,举人,贡士,例贡,封赠,恩荫,特用,武科,耆隐,节妇,艺文。此编体例全部承袭顺治苏本眉本,较为简略。
不分卷。清沈光瑀修,杨永宁纂。沈光瑀字念劬,浙江宁波人,顺治十二年(1655)举人、康熙九年(1670)任闻喜县知县。《闻喜县志续编》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全书不分卷,计所续者,二十五类,分为:田赋,地亩,赋税、户口,徭役,建置,县治,官师,知县,县丞,典史,教谕,训导,人物,进士,举人,贡士,例贡,封赠,恩荫,特用,武科,耆隐,节妇,艺文。此编体例全部承袭顺治苏本眉本,较为简略。
四卷(影印原稿本)。吴维孝撰。维孝字峻甫,率宾人。书前有宋文蔚、刘芝叟、陈景陶的序以及吴氏的叙目。首卷是汉石经残字,二卷为魏石经残字,三卷是魏石经残字考释。四卷以周氏、马氏所藏以及破碎的魏石经残字作为
无卷数。辑佚书,薛虞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籍》中。薛虞生卒事迹,马国翰定为汉魏间儒生,不足信。此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马氏曾据《经典释文》、《周易正义》二书所引辑为一卷,名
一卷。西汉施仇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施仇字长聊,沛(今江苏沛县)人,生活于汉宣帝时代。少从田王孙受《易》,与孟喜、梁丘贺并为门人。后诏拜为博士,宣帝甘露中参加石渠阁会议,与诸儒杂论五经同异。弟子张禹
十五卷。明王同轨(约1620年前后在世)撰。王同轨,字行文,黄冈(今属湖北)人。由贡生官江宁县知县。同轨博学宏词,交往甚众,四方学士大夫论议闻所未闻,录可喜可愕可劝可诫之事,累之若干卷,名之曰《耳谈》
一卷。明刘宗周撰。详见《大学衍义补赞英华》条。是书以《约义》为名,论述止大学、章句、经旨、止善、格致、慎独絜矩共七条。其章句篇,首言三纲,次言知止,次言知所先后,次言所先,次言所后。“修身”一条,明解
六集,五十九种,三百四十三卷。清伍崇曜编,谭莹校辑。二人生平详见《奥雅堂丛书》。是编所收,皆岭南先贤著述,分六集,总五十九种,计汉代二种,晋代一种,唐代一种,宋代三种,明代十七种,清代三十五种。其中以
见《胎产心法》。
一卷。编者不详。谱主苏廷魁(1800-),字守柔,广东高要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历任编修,福建道御史,刑科给事中,河南布政使,东河总督等官。于同治九年(1870年)辞官回籍。此谱自谱主18
一卷。清吴庆焘撰。吴庆焘生平详见《珠仙馆诗存》(辞目)。书中未著撰者名氏,但署为“襄阳金粟庵头陀炯然孤清”。从本书自序看,此集系辛亥革命以后所作。作者对辛亥革命颇为不满,抱着遁世的态度流徙于江汉,自云
三卷。明傅汝舟撰。傅汝舟本名舟,字虚木,号丁戊山人,一曰磊老,福建侯官人。生卒年不详。晚慕仙家服食之术,舍乡井遨游山水。人称“其诗刻意学郑善夫,喜为荒诞诡谲之语。”王世贞比之言法华作风语,凡多圣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