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阳曲县志

阳曲县志

①十四卷。清戴梦熊修,李方蓁纂。戴梦熊,字汝兆,浙江浦江县人。出身监生,康熙十五年(1676)任阳曲县知县。李方蓁,曲沃人,举人,任阳曲教谕,学问渊博,品行端方,严于自修,勤于课士。奉督学檄纂修通志。越九年而始峻,升府学教授阳曲,旧志亦所编辑。《阳曲县志》自明万历创志后,县志失修已八十余年。知县戴梦熊续旧志,增补八十余年事迹、人物,裒成新志。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分为:卷一天文志、卷二方舆志、卷三建置志、卷四贡赋志、卷五祀典志、卷六学校志、卷七政令志、卷八武备志、卷官秩志、卷十名宦志、卷十一选举志、卷十二人物志、卷十三杂述志、卷十四艺文志。该志编排较为合理,文字优雅,各志下列小目,颇为详备。如学校志下,列有书籍目,后附列藏刻,凡阳曲历代所刻书籍,无论是本邑人所著,还是他地所著,均列述不遗。②十六卷。清李培谦纂。李培谦,字榆村,江西临川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九年(1829)任阳曲县知县。后升任忻州直隶州知州。自康熙知县戴梦熊续修本后,县志失修已百余年。此本初为李培谦所纂,未脱稿而培谦擢任忻州。中经十年,继任者均未过问。道光十九年(1839),崔光笏任阳曲令,始就旧稿分类编次,越半载而书成。未刊又卸篆南下。道光二十三年(1843),华典来任,始付刊,遂成葛英繁刻本:卷一至卷三舆地图、建置图,卷四至卷五职官表、选举表,卷六至卷十一吏书、户书、体书、兵书、刑书、工书,卷十二名宦政略,卷十三至卷十四人物列传(以上十三篇为正志),卷十五考征,卷十六志。该志体例仿章学诚的《永清县志》,全书内容,旁征博引,尤以图考绘述极为详细。如山川、舆地、关都等,前列舆图,后加考论。图文并茂,更觉清明。

猜你喜欢

  • 念贻剩迹

    一卷。清周宣智编。周宣智自号镜亭老人,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明末张献忠入湖广时周宣智曾祖继圣一家抵抗事。事载于《湖广通志》中,乾隆二十七年(1762),周宣智又辑录其行状墓铭之类,并

  • 尚书偶记

    一卷。清汪德钺撰。此为汪德钺读《尚书》时偶有所感辄形诸笔端,最终合为一卷以成本书。虽为信手拈来,其中仍不乏妙论。比如汪氏根据《尚书》中对人的称谓来论二典,谓“格于文祖”以前称舜,到了“十有二牧”之后,

  • 河上易注

    十卷。清黎世序撰。世序初名承惠,号湛溪,河南罗山人,嘉庆进士,官至南河总督,为一代治河名家,卒谥襄勤。《河上易注》概为其治河时所著。此书以义理与象数并重,认为程传本义空演义理不求象数,不足取。其欲融汉

  • 同患浅言

    无卷数。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进士,官编修,掌诰敕,后迁南京国子监祭酒,卒谥文庄。此书仅就乾六爻及彖传、大小彖、乾文言等有所论述,余皆不及。其易学颇疏,供研究者参考。今存《

  • 乐述可知

    七卷。清陈本撰。本字汝立,号筠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其好儒学,尤尚谈乐学,所撰《乐述可知》凡七卷,卷一、二为律图及附述,卷三、四为律原及附述,卷五、六、七为律吕。律图系由十二律吕配合诸图,均依据《

  • 春秋佐助期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佐助期》。言帝王兴起,奉天承运,自有神灵护佑,辅佐诸臣,上应列星,应期而至,故名《佐助期》。其中说汉相萧何为昴星精,记其形象。

  • 闻过斋集

    八卷。元吴海(?-1390)撰。海字朝宗。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当元季,遭逢兵乱,不求仕进。明洪武初,守臣欲荐入朝,力辞得免。后欲征入史局,亦不就。文章严正典雅,恪守理教。此集为其门人王偁所编。吴海

  • 批点春秋左传纲目句解

    六卷。清韩菼(1637-1704)重订。菼字元少,别字慕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十二年会试、殿试皆第一,累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懿,有《有怀堂诗文稿》行于世。《批点春秋左传纲目句解》全书六卷,卷一

  • 琴谈

    二卷。清程允基撰。程允基字寓山。徽州(今安徽西南部)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上卷为集论,所述皆为鼓琴之法,及其工拙得失,其中指法有精当之处。下卷记琴之掌故,只是以备谈资,而无关琴理。此书《四库全书总

  • 蚕桑图说合编

    一卷。清何石安、魏默深辑。何石安、魏默深生卒年及生平不详。《蚕桑图说合编》有桑说五条、蚕说十条、图说十六条,主要谈及植桑养蚕之事。《蚕桑图说》有高州富文楼本,《续四库全书提要》也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