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陈东之经说

陈东之经说

一卷。清陈潮撰。潮字东之,江苏泰兴人,道光辛卯顺天举人,居京师,与大兴徐松相好,客居其家,卒年仅三十五岁。友人杨亮辑其遗稿,编成此书。计《周易》、《尚书》、《毛诗》、《春秋》跋各一篇,杂记三十四则,附《金山泉悔堂记》一篇。当时常州二庄之学正盛行,人们都非斥古文经,所以陈氏亦不免沾此风气。其《尚书跋》称:“逸篇十六,既无训解,并不列其经文。疑马、郑古文即取夏侯等经,采掇古文异字而为之说,本非安国所传。近儒专据马、郑以阐古文,未为知言。”按陈氏不径直以马、郑所注为真古文,自有其不同于孙星衍、王鸣盛的见地。其《毛诗跋》断小序为卫宏所作,郑玄不能是正。后儒因为尊郑,故并尊序。按,郑玄与卫宏略同时,何至误宏为子夏?范书称卫宏“从谢曼卿受毛诗,遂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今行于世”等等。后儒谓范书“善”字当作“义”,即以此字断句,作“《毛诗序义》”,卫宏所作乃是《毛诗序义》。虽然此误不始于陈氏,但他也不免有疏于考证之失。其《春秋跋》,认为:“左氏于经外自成一家之言,离经以读左,左氏实完书。传傅经以读左,左氏几破甑。”按,此说既不盲从刘歆左氏传春秋的观点,也不菲薄左氏,为一家之说。至于杂记诸条,大都属于声音训诂,亦多精核。此书为刘师培所藏,末有师培跋,称刘逢禄所著《诗声衍》,半为陈潮所补苴,其条例廿一,陈氏补其三,并作了跋文。这些均宜补入。又按,师培所藏原题“文抄”,宜改为“经说”,以副其实。有国粹学报印本。

猜你喜欢

  • 群经识小

    八卷。清李惇(1734-1784)撰。李惇字成裕,一字孝臣,江苏高邮(今高邮县)人,经学家、历算学家。与同县王念孙、贾田祖一同力学。久困诸生,试图一举高中。学使谢墉对他颇为赏识。但在考试前夕,贾田祖卒

  • 小窗遗稿二种

    十六卷。清张漪撰。张漪,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怀来(今属河北省)人,县学生。张漪所著《春秋经异》、《论语异文集览》二书,大都搜集古书中的异文,及后人的考订汇辑成书。从二书内容可知,张漪治经学有乾嘉学派朴

  • 黄楼集

    二卷。明鲁点编,胡廷宴补。鲁点生平籍里见《齐云山志》条;胡廷宴,漳州(今福建龙海县)人,生平不详。是集录苏轼等诗文。据史载:“宋熙宁十年,苏轼守徐州,值河决澶渊,南溢于泗,城几没。轼捍御百方,城以无恙

  • 实宾录

    十四卷。北宋马永易(生卒年不详)撰。马永易字明叟,维杨(今江苏扬州)人。宋徽宗时曾任池州石埭县尉。其事迹不可详考。只在《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里有记载:马永易曾著有《唐职林》、《元和朋党录》、《

  • 薄游草

    十五卷。明谢廷谅(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廷谅字友可,号九索,江西金溪(一作湖广)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顺庆知府。廷谅著有《清辉馆集》、《千金堤志》,已著录

  • 四库全书字体辨正

    四卷。清黄培芳(生卒年不详)撰。培方字子实,又字香石,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嘉庆副贡,官乳源、陵水教谕。此书与王筠《正字略》性质相同,亦为《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的重订本。卷一二为辨似上下,卷三为正讹

  • 畏垒笔记

    四卷。清徐昂发(生卒年不详)撰。徐昂发字大临,长洲(今江苏省杭州市)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书始作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多系昂发随笔札记

  • 后海书堂遗文

    二卷。清王孝咏(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王孝咏字慧音,江苏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孝咏见多识广,屡试不中。著有《后海书堂遗文》二卷、《岭西杂录》,《煮石山房集》等。本集上卷为杂文,下卷均为金石题跋。其

  • 吴越备史

    四卷,补遗一卷。旧本题宋武胜年节度使掌书记范垌、巡官林禹撰,记载的是钱镠以下累世事迹。据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认为《吴越备史》为钱俶之弟钱俨作,托名林禹、范垌而已。该书原在卷首列年号世系图、诸王子弟官

  • 昌言

    汉仲长统(179-220)撰。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长统敢直言,不拘小节,时人称为“狂生”。州郡召用,皆称疾不就,后任尚书郎参曹操军事。《昌言》又名《仲长子昌言》,“昌”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