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韩氏三礼图说

韩氏三礼图说

二卷。元韩信同(生卒年不详)撰。韩信同,字伯循,号中村,福宁(今福建霞浦)人。昔陈普在闽倡道学,少有人信,独韩信同与其友杨琬、黄裳从之,刊落旧闻,贯穿周程张朱之说。曾为云庄书院山长,以四书六经授,从者甚众,至顺中卒,学者称古遗先生。著有《四书标注》、《易注》、《三礼旁注》、《书集解》、《诸史类纂》、《诗文集》等书。韩氏注三礼后,又取先儒图说,考订异同,成《三礼图说》二卷。上卷条目有:周九服、周五畿方千里、六乡、六遂、军旅制,方百步为百亩、方一里为井、方十里为成、方百里为同、公田方五百里、侯田方四百里、伯田方三百里、子田方二百里、男田方百里、公城九里、侯伯城七里、子男城五里、附庸城三里、夏世室、殷重屋、周明堂、周天子庙、诸侯庙、迁庙礼、天子寝制、士寝制、天子至庶人寝室配偶、乡饮酒,下卷条目有:天子三朝、周大学、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庶人入学不同,释菜释币饮至释奠不同,越席、蒯席、蒲席、莞席、缫席、次席、熊席、车盖、车舆轵,蔽、幦、穀、轮、厌翟车、有虞绥、夏后旂、殷大白、周大赤、太常、旂、物、旗、、旐、旞、旌、縰、总、缁、布冠、夏毋追、殷章甫、周委貌、有虞氏皇、夏收、殷冔、周弁、王冕、皮弁、紘缨色说、大裘冕、紘瑱。此书卷帙虽简,然多有补聂崇义《三礼图》之未备。所用传注,自三礼注疏外,兼见毛亨《诗传》、孔安国《论语注》、何休《公羊注》、韦昭《国语注》、杜预《左传注》、孔晁《逸周书注》,训诂则取《尔雅》、《方言》、《说文》、《释名》、《风俗通》、《杂记》、《大戴礼》、《司马法》、《穆天子传》、《韩非子》、《庄子》、《尚书大传》、贾谊《新书》,征引雅赡,条理井然,尤多宗汉儒遗说。韩氏持论有理有据,决不苟为,有元一代,礼学之书典核如是者尚属罕见。韩氏著书多已失传,卢文弨、钱大昕所补《元史·艺文志》中亦无此书。是书初藏福州高固斋兆家,后归何述善,嘉庆十四年(1809)归安张侍郎抚闽,尝录副本以进,自是始传于世,嘉庆间有刊本。

猜你喜欢

  • 卤底丛谭

    一卷。清代况周颐(1859-1926)撰。况周颐原名周仪,字夔笙,号蕙风,广西临桂人。光绪优贡生。曾任内阁中书。一生以词为专业,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叔问合称为“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

  • 广韵研究

    张世禄著。是书是研究分析《广韵》的著作。凡五章:一《广韵之作述及其体例》、二《广韵以前之韵书》、三《广韵之韵部》、四、《广韵之声类》、五《广韵以后之韵书》。此书对《广韵》的价值、名称、作述者、版本、反

  • 陈子要言

    一卷。三国吴陈融(生卒年不详)撰。陈融,陈国人,官豫章太守。《隋书·经籍志》称《陈子要言》十四卷,已亡佚。仅《太平御览》中存有《陈子要言》两节,清马国翰辑此两节附考,定为一卷。并将其收入《玉函山房辑佚

  • 宋名家词

    无卷数。明毛晋(1599-1659)编。毛晋原名毛凤苞,字子久,号潜在,别署隐湖书隐;后更名毛晋,字子晋。常熟(今属江苏)人,家富藏书,传刻古籍,精于校勘。著有《毛诗陆疏广要》、《六人十种诗》、《六十

  • 春秋条贯篇

    十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康熙二十四年(1685)会试,奇龄充任同考官、分阅《春秋》房,因与监试御史议论据《春秋》出题之事产生分歧,对方援杜预之说,以为“经之条贯(即条理、系统),必出于传

  • 小儿药证直诀

    ① 见《钱氏小儿药证直诀》。②见《保赤汇编》。

  • 镜倚楼小稿

    一卷。清章孝贞撰。章孝贞,生卒年不详,字静仪,又字味琴,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章俊民之三女,上元周观模之妻。此书嫏嬛别馆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入《国朝闺阁诗钞》第十集中,共选诗十六首。

  • 苑洛集

    二十二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南兵部尚书。曾因以疏论时政,多次被诬奏怨谤,逮系寺官,屡起屡罢。韩邦

  • 南史札记

    一卷北史札记 三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有《魏书札记》,已著录。撰者以宋、齐、梁、陈书校南史,以魏、齐、周、隋书校北史,成此札记。是书考证详细、准确,可资参用。虽其中文字与原史书相校有差异之处,但于理

  • 微积溯源

    八卷。英国华里司(详见《代数术》)撰。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与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合译。这是第二部被译成中文的系统微积分著作。华蘅芳在读完李善兰翻译的《代微积拾级》后感到不满足,在《微积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