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音切谱

音切谱

二十卷。清李元撰。李元(?-1816)字太初,号浑斋,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举人。尚著《声韵谱》、《春秋郡国考》、《五礼撮要》、《易学集解》等,所著仅《音切谱》、《声韵谱》传世。是书卷一为《字母》、《四等》;卷二为《反切》、《五音》;卷三至卷九为《列韵》;卷十为《韵摄》;卷十一至卷十六为《通纽》;卷十七为《互通》;卷十八为《通韵》;卷十九为《古韵》;卷二十为《今韵》、《四声》、《通协》。卷首自序云:“余读等韵,得开合正副之法,因取反切之在《广韵》者参互配比,以承其流;复取秦汉而上之书,以究其源,辑为《音切谱》,循前书之成例,窥古哲之用心。”此书是一部内容繁复的音韵学论著。其《四等》云:“四等者,开合正副也。正音近喉,副音近齿,正音缩舌,副音伸舌,正音重浊,副音轻清。开口正音俗称开口音,开口副音俗称齐齿音,合口正音俗称合口音,合口副音俗称撮口音。”这是“以呼为等”的典型说法。其等第图,就是用这种“以呼为等”的观念来处置字音的。图中横列三十六字母,分三十六行,纵列十四韵。十四韵的代表字是迦、冈、庚、庚、裓、高、该、械、根、干、根、干、钩、歌。其中庚、根、干韵重出,所以十四韵实只十一类。李氏虽然使用三十六字母,但他将原属全浊音的平声字列入送气清音,将不送气清音的仄声字列在全浊音项下,表明当时的实际语音中,全浊音已按声调的不同变为清音。入声字“热烈”等,李氏将它们与“耶些”等非入声字混列,表明他不保留入声。李氏又列“刘鉴《切韵指南》四等法”一图,也按开合正副的格式来安排字音,形式与上图相同,只是所列的字不一样,是把《切韵指南》所列的字套入本图。是书《列韵》一节发明较多,该节以母统字,审其正副,辨其开合,考其偏旁,单者删之,阙者补之。兼采顾宁人、柴虎臣诸家之说以附之。本节列一韵图,此图像一个同音字表。他照《广韵》的反切、诗韵的收字,按韵部分列,每行上列声母及开合正副,下录所辖各字,字下注明切语。《韵摄》一节列两种图,一种叫“十六摄分二百零七部四声四等图”,另一种叫“十六摄分三十六母四声四等图”。李氏还列有一个“新定古韵十六摄图”。《通纽》一节汇辑见于经籍中之通假字,颇有参考价值,此编按各母韵次第编次先后,即此可以考见古人字通音谐之条例、本字借字间的声音关系,皆符合古今声韵流变规律,非泛而无所归也,如照知共域、穿彻同条、敷入非、娘归泥、麻部两析、支韵三分等,皆能竟委穷源,贯穿古今,发前人之所未发。李氏著作议论与图谱结合,内容繁杂,既想表现“时音”,又欲调和“古音”,因此往往进退失据;至误以诗韵为沈韵,犹袭明人之谬而未尝深考,尤当为之刊正者也。是书有嘉庆二年(1797年)家刻本。

猜你喜欢

  • 邓析子

    一卷。周邓析(前545-前501)撰。邓析,春秋时郑国大夫,曾作竹刑。郑国大夫驷歂执政时杀害了邓析,并采用了竹刑。一说,邓析为郑国子产所杀。《列子·力命篇》称,“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子产执政,

  • 愤助编

    二卷。清代蔡方炳编。蔡方炳见《增订广舆记》。此书原是作者父亲摘取前贤修身处事的格言、警语,分条编成一书,用以自勉,后来此稿遗失,作者另采集、摘编了历代诸儒学著述中的格言,仿照其父原稿的体例编纂而成。有

  • 女教经传通纂

    二卷。清代任启运(1670-1707)撰。任启运见《周易洗心》条。此书是一部约束封建时代妇女的一部礼教规范,摘录诸家经传及《女诫》、《女训》、《女史箴》等书中有关内容,仿朱熹《小学》体例,分“立教”、

  • 侍讲日记

    见《吕氏杂记》

  • 顺则集

    八卷。明程文潞(生卒年不详)编。程文潞字希古,安徽歙县人。此书成于万历十年(1582)。辑程氏先世遗诗,自后唐程炳迄明程有教凡百有四人。只分时代,而皆不详其仕履,盖以别有谱牒。其称“顺则”者,以世业耕

  • 读诗知柄

    二卷。清蒋绍宗撰。绍宗字諟庐,长白(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间主讲梅城书院,道光初移官郴阳。所著有《礼记通解》二卷、《春秋见心》四卷及本书行于世。该书前有嘉庆十二年(1807)绍宗

  • 张氏医通

    十六卷。清张璐(1617-1699)撰。张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长州(江苏苏州)人。早年习儒,明末战乱时期,曾隐居于洞庭山中十余载,专心钻研医术,后业医六十余年。与喻昌、吴谦齐名,被称为我国清初三大

  • 无欲斋诗钞

    一卷。明鹿善继(1575-1636)撰。鹿善继(一作继善),字伯顺,河北定兴人。万历四十年(1613)进士。授户部主事。崇祯初为太常寺少卿。后清兵攻定兴,城陷而死。谥忠节。著有《四书说约》等。是集为所

  • 古玉图谱

    一百卷。作者不详。是书主要内容为记载古代各种玉器。旧本题宋龙大渊等奉敕撰。《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他家著录者也不曾涉及。尤袤《遂初堂书目》有谱录一门,但也无是书之名。元代朱泽民《古玉图》也未谈曾见过

  • 鼎录

    一卷。南北朝时期陈朝虞荔撰。虞荔,字山披,谥曰德,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梁朝时曾为中书舍人。陈文帝时召为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因其母死于侯景之乱,由是终身布衣蔬食,不听音乐,受到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