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韶州府志

韶州府志

①十八卷,清唐宗尧修,秦嗣美纂。唐宗尧,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宝庆丞晋韶阳郡守。旧志始于明嘉靖间符锡创修。旧志宋以前已无考,唯元王方贵、方玭二书,但略而不详,散而不统。此志郡守唐中尧奉院行纂修省志,先檄郡县互相参补,于是韶州属六县,各具成书以报,有遗必录,无征不彰,纪政纲教,文物山川,兵农钱谷,草木昆虫,条分缕晰,郡志综其成,一复加核校,六县之志书,遂成一郡之大观。《韶州府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全书共十八卷,分为:方域志、营建志、财用志、职官志、名胜志、人物志、艺文志、新续编入艺文、俱新编正共八门。此志以旧志为基础,续王方贵著百余年之后史事,体例略有变动,稍加补充修订。唐张九龄、宋余靖、明陈璘,柳宗元的南华六祖大鉴禅师碑铭,刘禹锡的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徐浩、张文献的公神道碑铭,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喻政的《陈大将军传》,具载艺文志中。② 四十卷,清林述训、额哲克修,单兴诗、欧樾华纂。额哲克,满洲正红旗人,进士,同治八年(1869)韶州知府。单兴诗,连州(今广东连县)人,曾任江西临江知府。唐宗尧于康熙间修《韶州府志》后,逾二百多年,沿革变迁,人物宜增,同治间郡守额哲克恐年久事洇,拟修郡志,聘韶州相江书院山长单兴诗总纂,欧樾华主笔,设局纂修郡志。历七月志稿就绪,额哲克调任,新任知府张作彦综核缮本,欧樾华重加校正,数月定稿。分巡南韶连兵备道林述训作序。成志于同治十三年。《韶州府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全书四十一卷,为首卷、训典、历代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舆地略、建置略、经政略、武备略、古迹略、宦迹录、武功录、谪宦录、列传、艺文、杂录十五门。此志以旧地图为底本,合《广东通志》、《图说》两书,详加校订,以定图式,复遵《清一统志》,辨浈水、武水、东江、浈江来源,考《武溪集》,辩大峒山、仙人石室所在处,更正图位,山之位置入通志,水之脉络入图说。艺文备载书目,分别存佚。山川古迹,名人题咏,碑铭序记,分注各门,凡所征引,注所自出。其志征引之博、考证之详,远胜旧志,乃善本。此后新修方志,多从此。

猜你喜欢

  • 说文解字系传

    四十卷。南唐徐锴(920-974)撰。徐锴字楚金,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徐铉弟,世称小徐。生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仕于南唐,官至内史舍人。宋兵下江南,卒于围城中,是年为宋太祖开宝七年。精通文字训诂之

  • 孝经集证

    十卷。清桂文灿(详见《孝经集解》)编纂。是书采集《易》、《书》、《诗》、《周礼》、《仪礼》、《大戴记》、《小戴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论语》、《孟子》、《国语》、《荀子》、《吕览》、《新语

  • 黄山图经

    一卷。宋无名氏撰。《黄山图经》影印本,共一卷。其首列三十六峰,中叙岩洞、僧舍,下写寺祠村落。经说凡三十六则,详述各峰高低,形势事迹,水之源流。文字简洁明晰,无冗累。此书为上虞人罗振玉据旧钞本影印。后有

  • 周易折中

    二十二卷,清李光地等奉敕撰修。此书成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明永乐间胡广等奉敕修《周易传义大全》,大抵以宋董楷《周易传义附录》、元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注》、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董真卿《周易会

  • 节品出典

    五卷。王复礼撰。王复礼,清康熙年间钱塘人。《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均未著录其书。据《贩书偶记》时令类,称此书为“钱塘王复礼撰、无刻书朝代,约康熙壬午(1702)杭城尊行斋刊。”

  • 缶庐别存

    三卷。清吴俊(1818-?)撰。卒年不详,约于光绪末年。吴俊字昌硕,号缶庐,浙江安吉人。宿慧清才,诗书画擅名三绝。以书画自给。著有《缶庐诗》四卷。《缶庐别存》首卷系《题画诗》,古近各体共六十首,后附《

  • 测食

    二卷。德国汤若望撰。是编论推算日食月食之理。其说约曰:天学家研究日月诸星之理。设为图界,以论其运行。分为五支:其一论从月星之本图小轮,而应其居所不一;其二论月星之随应太阳,如臣庶之应其君;其三论月星与

  • 乐书孤存

    十二卷。朝鲜丁若镛撰。若镛有《易学绪言》凡十三卷,其生平事迹见该条。此《乐书孤存》收于其《与犹堂集》中,即第106卷至117卷。据其自序,知此书系作者居于茶山时口传,门人李笔受之。该书就声律之制作、异

  • 字学津梁

    不分卷。清傅起儒(生卒年不详)撰。起儒字汝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书有四帙:其一为历代名论,如六义、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永字八法、萧何蔡邕《笔法》,卫夫人《

  • 读史

    南言莼菜似羊酪,北说荔枝如石榴。自古论人多类此,简编千载判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