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鸡肋集

鸡肋集

① 七十卷。宋晁补之(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为太学正,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佐郎。章淳执政时,出知齐州,因修《神宗实录》失实,遭贬。徽宗立,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大观末,知达州、泗州,卒于官。补之少聪敏强记,善属文。十七岁从父官杭州,作《钱塘七述》,杭州通判苏轼见后,叹曰:“吾可以搁笔矣!”由此知名。后与黄庭坚、张耒、秦观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张耒曾说:“补之自少为文,即能追步屈、宋、班、扬,下逮韩愈、柳宗元之作。促驾力鞭,务与之齐而后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亦称其“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骤;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一往俊迈,并驾于张、秦之间,亦未知谁为先后”。所著《鸡肋集》七十卷为明崇祯乙亥苏州顾凝远依宋版重刊,前有元祐九年补之自跋,后有绍兴七年其弟谦之跋。其跋称:“今所得者古赋、骚辞四十有三,古、律诗六百三十有二,表、启、杂文、史评六百九十有三。自捐馆舍,逮今二十八年,始得编次为七十卷。”有《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四部丛刊》诸刊本。② 一卷。宋何希之(约1289年前后在世)撰。何希之,抚州乐安(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署零陵教授。宋亡后,遁迹以终。此本首冠以廷试、省试第二篇,后附以诗文五十余篇,皆其子孙搜辑而成,因此体制舛错,编次无法,文格亦多平衍,阙帙甚多,其菁华已不复存。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平原君书

    一卷。汉朱建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朱建,楚人,淮南王黥布相。布欲反,问建,建止之,布不听,汉既诛布。闻建谏之,高祖赐建号平原君。孝文时,以事自刭。《汉书·艺文志》儒家《平原君》七篇,《注》,朱

  • 皇清经解渊源录

    一卷。清沈豫撰。此书的目的,是为见于《皇清经解》的有清诸儒录其师承所自。其实有清诸儒,大多能自得师,不比汉儒传经,确有授受。且其中所载,不无疏失。如谓毛奇龄之学,原于其兄锡龄。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

  • 繁峙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何才价修,杨笃纂。何才价字价人,安徽霍山县人,出身进士,光绪六年(1880)任繁峙县知县。杨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其志创于明万历年间知县涂云路,未几版籍散失。康熙初年,知县郭杰尝辑散

  • 周易讼卦浅说

    一卷。清丁晏撰。由于作者所在地的民众汨于俗染,性好殴斗,因殴斗而失业、破产、丧命者时有所闻。于是作者在治易之余,著此书。大体以王弼、程颐、朱熹三家易说为宗,对周易进行了浅显易懂的解释。目的是借此息讼安

  • 青郊诗存

    六卷。梁焕奎(生卒年未详)撰。生平详见《青郊六十自定稿》(辞目)。焕奎性耽吟咏,篇什颇多。民国元年(1912),其弟焕均因裒辑删汰,益以入民国后所为诗,别为《六十定稿》。彼篇分体,而此本则系编年。两本

  • 孟子赵注补正

    六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是书补正赵岐《章句》,多所发明,其于“孟子见梁惠王”,谓游梁断在游齐前。赵说不可从。又“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节,谓《论语》言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此夫子自知

  • 复斋易说

    六卷。赵彦肃撰。彦肃字子钦,学者称复斋先生,南宋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生卒年不详。从学于陆九渊,读书广博。著有《复斋易说》、《广杂学辨》、《士冠礼婚礼馈食图》。彦肃认为先圣以画作《易》,后圣论述《

  • 事编内篇

    六卷。明孙慎行(1564-1635)撰。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今属江苏)人。学者。万历进士,授编修。累擢礼部右侍郎。天启初召擢礼部尚书,后托病归。《明史》本传称其“操行峻洁,为一时缙绅冠”。有《

  • 四书蒙引

    十五卷。别附一卷。明蔡清(1459-1509)撰。蔡清字介夫,号虚斋,福建晋江人,明代理学家。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曾任江西提学副使等职。学宗朱熹。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其作此书,初稿

  • 致用丛书

    二种十七卷。清李宗昉辑。该书所收第一种为清汪志伊编纂之《荒政辑要》九卷,拣选各种古文献中宜古宜今的救荒良法,分门别类,汇辑成书,供后人参考。所收第二种为宋郑克编纂之《折狱龟鉴》八卷,是由明《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