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山诗留

黄山诗留

十六卷。清法若真(1613-1696)撰。法若真,字汉儒,号黄石,又号黄山。胶州(今属山东)人。顺至三年(1646)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官至浙江按察使、江南右布政使。康熙九年(1670)去官,后归隐黄山上庄慈元庵。法若真才华横溢,诗画皆精。他笔下的山水,自在超然,苍茫淡远。他的诗歌创作数量颇丰,质量上乘。虽先宗李贺,后学杜甫,然能自成一体,始终缘现实有感而发,笔锋直指社会时弊。因此他的一些以现实为题材的纪事诗,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黄山诗留》凡十六卷,按年编次,收入法若真顺至三年(1646)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间的诗作四千一百零三首。其中缺顺治七年至十年、康熙元年至六年的作品。为法若真的同乡、张谦谊所编,有康熙三十八年又敬堂刻本,附张谦谊所撰法若真传。其中诗作或讽刺朝庭的恶毒搜刮,或抨击权贵的飞扬跋扈,或同情百性的苦难命运,或揭露文字之狱的灾难……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诗歌风格自然质朴,文辞平实动人。法若真还有《黄山集》六卷,收入顺至一朝的诗作,刻于康熙二年(1163),王崇简作序。

猜你喜欢

  • 永怀堂古注十三经

    见《十三经古注》。

  • 书传疑纂

    八卷。清戴钧衡撰。本书没有序例,对于蔡沈的《书集传》以及与之相左的诸家之说,戴氏感到疑而未安的,则援引他说以证之,有些地方则直陈己见,以求其是,补《书传补商》之不足。比如其中解说“肇十有二州”,认为分

  • 春秋或问

    ① 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吕大圭(生卒不详)撰。吕大圭字圭叔,号朴乡,南安(治今江西大余)人,宋代经学家。淳璠进士,官至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崇政殿说书。出知漳州军、节

  • 尔雅补注

    ①六卷。清姜兆锡撰。姜兆锡(1666-1745)字上均,江苏丹阳人。康熙二十九年(1696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荐充“三礼馆”纂修官。精《三礼》之学。著《礼记章义》、《周易本义述蕴》、《周礼

  • 易旨一览

    四卷。明蒋时雍撰。蒋时雍字绳武,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此书重文字训诂,是乡村私塾用来启蒙的课本。《四库全书总目》曾据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存目。

  • 常变通考

    三十卷。朝鲜柳长源撰。柳长源字叔远,号东岩,全州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按顺序目录如下:《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学校礼》、《国恤礼》、《“家礼”考疑》。此书以朱子《家

  • 叶忠节遗稿

    十三卷。清叶映榴(1638-1688)撰。叶映榴,字炳霞,号苍严,上海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康熙二十七年(1688)死于以夏逢龙为首的兵变之中。特赠工部右侍郎。赐谥号“忠

  • 鹰论

    二卷。意大利利类思(1606-1628)纂译。利类思,意大利传教士,1637年来华,译有《超性学要》等书。清初康熙年间,朝廷统治者仍沉缅于关外的马背生活,养鹰放鹞,驰骋狩猎,视为故常。当时清圣祖玄烨(

  • 佛说温宝洗浴众僧经义记

    一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佛说温宝洗浴众僧经》据考证为西晋竺法护译,所主教宗是大乘教派。慧远判为大乘,菩萨藏中籍小入大渐教所摄。经中说佛为耆域说温室浴僧法:用七净

  • 金石萃编

    一百六十卷。清王昶编撰。王昶(1725-1806),字德辅,号述庵,又号兰家,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颇多。曾参加纂修《大清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