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

三卷。旧题黄石公撰。黄石公事迹具《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述云:秦灭六国后,故韩相后人张良为报灭韩之仇,于博浪沙行刺始皇帝,未成。遂更名姓,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县)。在圯(桥)上遇一褐衣老父,以为良“孺子可教”,便授其书一编,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此书便是圯上老人推演《太公兵法》而成的《三略》。后十三年张良从汉高祖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有黄石,与老父前言“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合,遂取而葆祠之。显然这是太史公采辑的民间传说,故其后论赞曰“亦可怪矣。”《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云下邳神人撰,显是附会,不足为训。案黄石公或真有其人,当为秦汉间隐士也未可知,然今传本《三略》与黄石公无关,当是后人依托之作。汉以来史志书目以黄石公为名的书有二十多种,如《黄石公记》三卷、《黄石公略注》三卷、《黄石公阴谋乘斗魁刚行军秘》一卷、《黄石公神光辅星秘诀》一卷等,不一而足。细究此书文义,当是汉初黄老家言。汉初黄老家有别于先秦老庄道家,它博采道、儒、法、兵诸家思想,今人裘锡圭谓之“道法家”,其说甚确(参裘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故其书成于汉初可无疑。其书在东汉初已经流行,《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论》云“光武审《黄石》,存包桑。”可证。或谓此书成于西汉末年,为精通兵法、熟悉张良事迹,拥护汉宗室的隐士所为。其说也有据,可备一说。(参许保林《黄石公三略浅说》)。今本《黄石公三略》分上、中、下三卷,凡3800余字。该书主要论述的是政治战略,也涉及到军事战略;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有新的发展。它强调以道、德、仁、义、礼治国,要求明君得人心,选贤才,具体言之“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值得称道的是此书对将帅、士兵和民众各自作了中肯的论述。如“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庶民者,国之本”,“以弱胜强者,民也”。此外主张控制战略要地,注重后勤补给等,都有独到见解。总言之,上中二卷是对前人兵法《兵谶》、《军势》(俱已亡佚)的征引和发挥。下卷是作者的论述。此书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大,唐魏徵撰《群书治要》,选录了此书。宋刻《武经七书》收录此书,一直作为后代武举试士的教科书。最早为它作注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魏人刘昺,撰有《略记》百三十篇。(《魏书·刘昺传》),现存最早的注本当推宋施子美的《七书讲义·三略讲义》,影响最大的是明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三略直解》。此书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自《隋志》以后,历代官私书目均见著录,仅现存的版本有140余种(许保林《黄石公三略浅说》统计)。现存最早的刊本为南宋初刊,现存日本岩崎氏之静嘉堂。民国年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宋本,收入《续古逸丛书》是通行本,另有《四库全书》本,《武经七书》本,近年又有新注译本出版。如许保林的《黄石公三略浅说》附有原文译注(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猜你喜欢

  • 读骚大例

    一卷。郭焯莹(1877-1928)撰。郭焯莹,字子燮,号炎生。晚改名大痴,自号耘桂先生,湘阴(今湖南湘阴)人。中年后感于事变,放纵不羁,与荡子歌伶为偶,有文才。用二十年功夫注《楚辞》,三易稿而成。《读

  • 醒世恒言

    四十卷。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白话小说集,为“三言”的第三集。收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四十篇,都经过冯氏加工整理,形式、风格统一。此集比《古今小说》、《警世通言》略后问世,所收宋元话本

  • 忠文靖节编

    一卷。清张方湛撰。方湛字玉川,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所记为明杨廷枢(1595-1647)事迹。廷枢字维斗,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崇祯三年(1630年)解元,复社成员。清顺治四年(1647年

  • 书传人物类聚

    不分卷。朝鲜朴准源(1739-1807年)、金祖淳(1765-1831年)等人于纯祖元年辛酉(1801年)奉命纂辑。朴准源字平叔,号锦石,潘南人,官至判敦宁府事。金祖淳初名洛淳,字士源,号枫皋,安东人

  • 道州志

    ①十二卷,张元惠修,黄如谷纂。张元惠,北平人,曾任道州知州。黄如谷,邑人,举人,曾任安福县训导。《道州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共十二卷。首序、例、图考。正文分为十二志,其一方域志。为目六,曰

  • 未轩文集

    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明黄仲昭(1435-1508)撰。黄仲昭名潜,以字行,号退岩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直谏被杖谪官,弘治初(1488年

  • 纲鉴正史约

    三十六卷。明顾锡畴撰。锡畴字九畴,号瑞屏,江苏昆山人。万历进士。崇祯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福王时进尚书,后为总兵官贺君尧所杀。是书编年纪载,于历代故事粗存梗概。为乡塾课蒙之本。“纲鉴”之名于《通鉴纲目

  • 德安府志

    ①十二卷,明马仑纂修。马仑,字汝载,四川西充人,官德安府知府。府志可考者,宋庆元四年(1198),傅严纂《郧城志》十二卷。明知府范理修正统志,知府王玺修成化志,先后皆佚。马仑来守德安,适草奔初平,百事

  • 读段注说文札记

    一卷。清邹伯奇(?-1869)撰。伯奇字一鹗,又字特夫,广东南海人。此乃纠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失的随笔记录。虽仅寥寥数则,但不无可取之处。今存稿本,未刊。

  • 野蚕录

    四卷。清王元綎(生卒年不详)撰。王元綎,字文甫,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中进士。王元綎在参研前人有关野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见闻,写成《野蚕录》一书。书中不仅介绍了多种野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