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龙图耳录

龙图耳录

一百二十回。原系石玉昆的说唱本。石玉昆(1810-1871),字振之,号问竹主人,天津人。清道光、咸丰年间说书艺人。石玉昆善于说书,尤以说《龙图公案》名重一时,有人把他的说书笔录下来,就是这本《龙图耳录》。书皆为白话,无唱词,盖记录时略去。该书从宋朝宫中“狸猫换太子”叙起,前十九回以此案为主要线索,引出包公出世,断许多涉及朝廷显贵的要案,后审明“狸猫换太子”案,李后还宫。以下部分主要是展昭、白玉堂、丁兆兰、丁兆惠、欧阳春、蒋平等侠客故事,集中写与谋叛的襄阳王的斗争。包公故事在明代已有《龙图公案》,石玉昆所讲虽仍名为《龙图公案》,实际已面目大改,由原来那些零碎拼凑的独立断狱故事演变成了情节比较连贯的长篇小说。故事的中心内容也由公案变成了公案、侠义合流,特别是二十回之后的大半部,包公已成陪衬人物,舞台让位给一群侠客。其书主旨在于颂清官侠客扶危济困,除暴安良。虽然其中包含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宣教,但其倡导正义,克制邪恶,特别是抑制豪强的思想颇受历代读者欢迎。其书语言通俗晓畅,声情并茂,故事富有传奇性,故鲁迅评它“正接宋人话本余脉,固平民文学之历七百余年而再兴者也。”(《中国小说史略》)后来的《三侠五义》就是以该书为蓝本润色改编而成的,它在包公的公案故事向侠义故事转化的演变史上起着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作用。此书在当时未有刊本,只以抄本流传。今见的抄本有:孙楷第藏本;汪原放藏本(亦即谢蓝斋抄本);傅惜华藏同治六年(1867)抄本(佚)。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傅氏所校汪原放本排印出版。

猜你喜欢

  • 读史图纂

    一卷。明俞焕章撰,管一骖删正。俞焕章,字文伯,一骖字左仲,都是宣城(今属安徽)人。是书成于万历辛亥年,上起三皇,下迄明之神宗,各以世系、地域列而为图,共有图五十七幅。其中对各代割据政权,亦依各代附录,

  • 华严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549-623)撰。吉藏,俗姓安,本西域安息人。祖世避仇居南海,住交广(今越南、广西)一带,后迁居金陵(今南京),吉藏生于金陵。童年时,其父引他见真谛,遂赐名吉藏。吉藏七岁(一说十三

  • 西圃丛辩

    三十二卷。清田同之(生卒年不详)编。田同之字在田,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康熙庚子年间举人,官拜国子监学录。同之博睹众家之文,杂采诸家学说,分类排队,纂集成此书。书中所引全系众人原文,并未加注自己的

  • 然疑录

    六卷。清顾奎光(1719-1764)撰。顾奎光字星五,江苏无锡人。他博学多识,1745年中进士,1753年官至湖南泸溪县知县,1759年调湖南桑植知县,直到1764年去世。顾奎光任职期间,因改进农业生

  • 复初斋诗集

    六十六卷。清翁方纲(生平详见《复初斋文集》)撰。该集是翁方纲按年编次而成,起于乾隆壬申(1753年),止于嘉庆甲戌(1814年)。包括《课余存稿》,《乐洲集》,《青棠书屋稿》,《宝苏室小草》,《秘阁集

  • 明清名人尺牍

    十卷。清冯瑜选刻梁同书所藏尺牍。冯瑜字鸣和,所刻《摹义堂法帖》与《瓯香馆帖》已著录。此刻收明人尺牍四卷,计三十五家,清代六卷,六十二家。此帖于嘉庆二十年(1815)刻成。梁同书作题语,大意是,他所藏明

  • 齐物论斋词

    一卷。清董士锡(生卒年未详)撰。董士锡字晋卿,一字损甫,江苏武进人。候选直隶州州判。士锡为张惠言之甥,又与金式玉交谊最笃。故其词学邃密,寄托遥深。沈曾《菌阁琐谈》云:“《齐物论斋词》,为皋文正嫡。皋文

  • 少阳集

    十卷。宋陈东(1087-1128)撰。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今江苏镇江市)人。东以贡入太学。钦宗时,曾上书论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成、朱勔六人为六贼,请诛之以谢天下。李纲被罢官时,曾率诸生伏宣

  • 桂东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刘华邦修,郭歧勋等纂。刘华邦,江西泰和人,进士,曾任桂东县知县。郭歧勋,邑人。桂东县志,创修于明洪武年间。永乐、万历复两修之。然皆残佚无考。迄于清,康熙十一年,田国辅首修,乾隆二十三年

  • 汉书西域传补注

    二卷。清徐松(1771-1838)撰。徐松字星伯,顺天大兴人,嘉庆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陕西榆林府知府,道光十八年(1838)卒,时年六十八岁。他博览群书,遍游天山南北两路,记山水曲折,作《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