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ǐng

【源】 ①相传古帝神农之臣有丙封(一作屏封),为丙姓之始(60)。 ②炎帝之裔封于丙(故城在今山东泰山附近黄县东),后为宋邑,其后以邑为氏,见《姓源》(17,62)。 ③春秋时齐大夫丙(一作邴)歜之后,见《风俗通》(1,6,7)。一说,为齐懿公臣丙茂之后(1,60)。 ④本姓邴,后去邑为丙氏(17,62)。一说,晋大夫邴豫之后,或去邑为丙氏(21)。 ⑤汉时李广之孙李陵降匈奴,三国时其裔孙自匈奴归魏,见于丙殿,赐姓丙氏(7,17,21,27,60)。【望】 平阳(17),平原(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丙吉,汉时鲁国人,代魏相为丞相,博阳侯(6,21)。《史记》作邴吉(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围场,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阳泉,广东之高要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神辰臣丙封 (一作屏封),为丙姓之始。” ②又注曰: “一云齐懿公臣丙茂之后。望出平阳。” ③或为邴氏所改。郑樵注 “”曰: “亦作 ‘丙’。晋大夫邴豫食邑于邴,因以为氏;齐亦有邴邑,而亦有邴氏。” (按: 齐丙茂或即食邑于“”。) 又: 《姓氏词典》 注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系邴姓所改。 春秋时齐国大夫邴��, 后去邑为丙氏。”④又曰: “汉都尉李陵降匈奴,裔孙归魏,见于丙殿,赐姓曰丙氏。唐应公邴粲,其后也。与高祖有旧,以其姓犯庙讳,赐姓李。” (按: 实复其旧姓,邴粲,李陵之后也。)

汉代有丙吉,丞相; 又有丙倩,高苑侯。

猜你喜欢

  • 读音:Lóu【源】北魏时改鲜卑一那萎氏为蒌氏(11,12,17,60,70)。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郑通志·氏族略》 云: “娄氏,《官氏志》 云:‘那蒌氏改为蒌氏

  • 读音:cè盘瓠之后有册氏。唐有黄国公册安昌。(见《唐书》)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初见於 《姓苑》。《姓氏考略》 注云:“盘瓠之后有册氏。”盘瓠,或称“盘古”,传说为人类始祖,此说在南

  • 读音:Lǐn/Liin【源】 《周礼》地官之属有廩人,掌九谷之数,世其官者之后,以官为氏(60,62,63)。【变】一作〔廪〕(17)。

  • 读音:Kuò/Kuoh,Kwo【综】 源出不同,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排磨申

    读音:Páimóshēn【源】 唐时女真人姓。源自金时女真人裴满氏,至元时又称裴满,至明、清时改称费莫氏,亦作费摩氏(100)。

  • 和特弩特

    读音:Héténǔtè【综】 清蒙古人姓。伊兴额,和特弩特氏,清蒙古正白旗人,咸丰中山东副都统(412)。

  • 羺羊

    读音:nóu yáng【源】 以羊名为氏(60)。即獳羊氏。【人】 羺羊肩,春秋时卫大夫石碏宰,见《左传》(21)。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左传》云: “卫石碏宰羺羊肩。” 羺

  • 读音:Pī【综】 汉时有牂牁太守披条(2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中文大字典》 收载; 《中文大字典》 引 《通志》 亦载,其注云: “汉有牂牁太守披条。” (按: 查 《郑通志·氏

  • 俟幾

    读音:Sìjǐ【综】 北魏时改俟几氏为几氏(27,60,242)。一说,为〔俟畿〕氏后改为畿(7,9,12,17,27)。亦作〔侯几〕(17,27,60,242)。【人】 俟几长贵,北周时泾州刺史(2

  • 獨吉

    读音:Dújí【源】 金时女真人姓(60,62,71)。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望】陇西(60,62)。【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通吉〕(24)。又,《三朝北盟会编》中有金姓独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