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uè

乐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源于姬姓。据《左传》记载,晋国有大夫乐王鲋,他是晋平公的宠臣,为姬姓人。其后人以他的名作为姓氏。二是源于官位。西周时期有乐正一职,负责礼乐,其后人遂以“”为姓。三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子姓。分为两支:一支是宋国国君宋戴公,本为子姓,他的儿子名衍,字乐父,其后人以祖字为姓,成为乐姓。另一支是乐莒之后。乐莒在宋国任大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乐莒子孙引以为荣,以祖上名字命姓,即为乐姓。

乐姓起源于今河南商丘。战国时名将乐羊,被封于灵寿(今河北平山一带),子孙因而定居于此;名将乐毅封于观津(故地在今河北武邑东南),乐毅族人亡命于齐之高密(今属山东)。后汉时乐姓已入居陕西,亦有播迁于今河南南阳一带者。东晋前乐姓南迁。唐末五代十国,今湖北、湖南、浙江、安徽、江西、四川均有乐姓入居。南宋时,今广东、福建等地成为乐姓新的入居地。明初,山西乐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其迁民后裔后有入居东北三省者。明清两代,乐姓入居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如今,乐姓尤以浙江等省为多。

乐姓历史人物有乐毅,战国时名将。是魏国名将乐羊后代,有贤才,好兵法,甚为赵人器重。后来乐毅离赵至燕,被任为亚卿。他曾建议昭王联络赵、楚、魏等国共同对付强齐,遂被派往诸国行合纵之事。乐广,西晋名士。性情平和恬淡,善于言谈,为时人所推重,著有文集二卷,今亡佚。

乐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八十一位。


出自子姓,宋戴公生公子衎,字乐父,生倾父泽,泽生夷父须,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乐氏之先,与宋同姓,戴公生乐父衎,是称乐氏。(见《姓氏急就篇》)

▲<战国赵>乐臣公,道家。<三国魏>乐进,卫国人,曹操部将。<宋>乐士宣,祥符人,画家。

猜你喜欢

  • 烏嚕特

    读音:Wūlūtè【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乌噜特系地名,以地为氏(23)。凡三派,出西拉木楞(一作锡喇穆楞)、巴岳特(一作把岳忒)、察哈尔等地(23,63,260)。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乌噜特氏(

  • 蔣則

    读音:Jiǎngzé【综】彝族姓。属曲比家支,居四川木里、盐源、云南宁蒗、丽江等地(375)。

  • 如罗

    读音:rú luó如罗氏改为罗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 拒丘

    读音:Jùqiū【源】 春秋时莒大夫食采于拒丘,因以为氏(17,62)。

  • 士孙

    读音:shì sūn五鹿充宗授易平陵士孙张仲方。(见《汉书·梁丘贺传》)颜师古注:“姓士孙、,名张,字仲方。”▲<汉>士孙瑞,扶风人,献帝初为执金吾。

  • 读音:Gǒu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注云:“‘耉’有高寿之意,当以此为姓。”或作“耈”,亦作“耇”。明代有耉秉彝,龙南县丞; 《古微书》载有耉海来。

  • 公刘

    读音:gōng liú后稷曾孙公刘之后。(见《世本》)吴后有公刘氏。(见《路史》)

  • 颛臾

    读音:zhuān yú太昊伏羲氏,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裔嗣。(见《史记·补三皇纪》)风姓,伏羲氏后,封颛臾,为鲁附庸国,子孙以国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 读音:Wù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新余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提供,未详其源。

  • 读音:xī【源】 系自己姓。高阳氏之后有修及熙。帝喾使修为玄冥,熙佐之。后世皆以为氏(7,15)。【望】 北地(17,418)。【布】 辽宁沈阳(19)、辽中(293)、山西平陆(298)、北京等地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