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乞伏

乞伏

读音:qǐ fú

【源】 ①鲜卑人姓。西秦乞伏国仁,晋孝武时僭号西秦王大单于,本鲜卑乞伏部酋帅(7,17,21,27)。灵州保静县有乞伏山,在黄河西,见《元和郡县志》。保静即今宁夏银川,当在西秦之北。疑乞伏氏原居乞伏山,因山为部,复以部为氏也(70)。②高车部(即铁勒)姓。《魏书·孝感传》有乞伏保,高车部人(27,45)。疑或出自高车十二姓中泣伏利氏,入居关中后冒姓乞伏。《魏书》中乞伏保作乞氏,疑以示有别于鲜卑之乞伏氏(78,242)。但《北朝胡姓考》认为,乞伏保姓乞,非姓乞伏。因为传中举其名凡四次,皆称“伏保”,故也可能原姓为高车十二姓中乞袁氏,乃北魏孝文帝太和年时改为乞氏者(70)。【变】 ①其后有改姓乞者(78,242)。②亦作乞佛(27,60,62)。【望】 陇西(17,418)。【人】 乞伏益州。西秦时秦州牧(7)。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本鲜卑族部落名,后以为氏。

晋代有乞伏·国仁,本鲜卑乞伏部酋帅,晋孝武时僭号西秦王大单于; 北魏有乞伏·保; 北周有乞伏·慧;宋代有乞伏·炬,端拱登科。

猜你喜欢

  • 果囉羅

    读音:Guǒluóluó【源】 ①元时人姓。果啰罗系元时部落名,以部为氏(24,62)。②清时满洲人中有果啰罗氏(260)。或即郭啰罗氏。【变】 元时有郭罗洛纳新,族出郭罗洛,因以为氏。后移居鄞县(今

  • 别剌歹

    读音:Biélá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必噜岱”。

  • 阿其格查依爾

    读音:Ēqígécháyīěr【综】 鄂伦春族姓。世居黑龙江多布库尔河、甘河等地区,汉姓为阿。后又分伊格吉依尔、嘎格达依尔等小姓,互不通婚(191)。鄂伦春族姓氏。意为“老鼠”,本氏族名

  • 秃魯八歹

    读音:Tūlǔbādǎi【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 中有秃鲁八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图鲁八歹〕(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

  • 阿色力

    读音:E-sèlì【综】 清镶红旗包衣马甲西布浓古代之妻为阿色力氏(260)。

  • 车遽

    读音:chē jù齐有临淄大夫车遽氏。(见《世本》)

  • 雅佳

    读音:Yǎ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辉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读音:Yán【源】①系自曹姓。颛帝之元孙陆终第五子曰安,安裔孙挟,周武王时封于邾(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为鲁附庸。邾挟之后,至于夷父,字颜,子孙以字为氏(6,7,12,17,60)。②周公之子鲁侯伯禽

  • 貢婁

    读音:Gònglóu【综】齐有隐士贡娄子,著书四篇,见《汉书·艺文志》(17,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觿》 亦收,其注云:

  • 瑪爾丹

    读音:Mǎěrdān【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扎库木(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扎库木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