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熊
【综】 苗族姓。世居湘鄂川黔四省毗邻地区,汉姓为熊(116)。
【综】 苗族姓。世居湘鄂川黔四省毗邻地区,汉姓为熊(116)。
读音:Hǎo【源】 妞字俗体(86)。亦姓,见《龙龛手鉴》(62,80,444)、《直音》(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龙龛手鉴》 云: “㚼, 人姓也。
读音:Tí/Tyi【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Qūjiāng【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 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按: “曲江”,水名,今浙江省、陕西省、云南省皆有之,居曲
读音:tíng【源】 见《姓苑》(15,21,60)。当为亭长之后,或封亭侯者之后(60,62)。【布】 北京、湖北武汉(91)、安徽淮南(362)、台湾桃园(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
读音:bó zhōu【源】 春秋时晋伯州犁奔楚,为楚平王之臣,因以伯州为氏,见《姓源》(17,21,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据《姓源韵谱》云: “晋伯州犂
读音:Hù'nuò【综】 北魏时西河胡人姓。魏太祖天兴六年,西河胡帅护诺于内附(7,12,27,62)。一作〔诺护〕(6),误(26)。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 《北史》 云:
读音:wēi【源】 ①系自妫姓。战国时齐威王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9,12,17,60)。②西域部族姓(91)。【望】 南安(17,21,60,418)。【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
读音:dào【源】 ①周官有稻人,掌稼下地者,其后以官为氏(7,15,60,62)。②系自嬴姓。秦伯稻之后(8,17,60)。③汉时琅邪郡有稻国,为侯国,故城在今山东高密西南(11,87),或以国为氏
读音:Bùquè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他。
读音:Xièbǎi《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其注云:“即偰百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