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樓
读音:Yīlóu
《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觿》 注云: “即伊娄氏。”
《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觿》 注云: “即伊娄氏。”
读音:Luòq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Sǎzhú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森济岱”。
读音:yǐ【源】 ①源自子姓。殷汤字天乙,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②襄阳乙氏出自春秋时北狄(12)。③河南乙氏由北魏时乙弗氏所改(6,7,12)。④赐姓。五代时后唐明宗赐奚王之副使格斯齐宜
读音:suǒ yáng荥阳有索水,居索水之阳者以为氏。(见《姓苑》)
读音:Yī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明时山东滋阳县孔府庙户中有垔义(24)。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ìng/Shing,Sying【综】 源出不详。清时四川有此姓(86)。
读音:tuì【源】 ①见《姓苑》(15,21,60)。②佤族姓。以祖先名为姓。居云南西盟永广寨(160)。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读音:jiǎn《吕氏春秋》云: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是姓有茧氏,邑人以人姓为名。(见《姓氏寻源》)
读音:Zhuōqíbùch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洪果和硕(23,63)。【人】 卓齐布楚特图尔孟克,清蒙古镶白旗人,世居洪果和硕,顺治中有功授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
读音:Yáo【源】 咎繇,即皋陶(东夷首领),其后有繇氏,见《风俗通》(1,7,15,17,60)。【变】 亦作睾、〔〕(17)。【人】 繇延,汉时西郡督邮(21)。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