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ú

【音】 亦音拂(Fú)(80)、弗(Fó)(91)。【源】 ①春秋时鲁中牟大夫茀肸。亦作佛肸,佛姓宜出此,见《姓氏寻源》(60,62)。一说,佛肸为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7)。②或出佛图氏(60,62)。【望】 中牟(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很少。【人】 佛正,明时河南封丘人,任安庆卫千户(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忻州,河南之封丘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续通志·氏族略》 注引 《万姓统谱》 云: “鲁佛肸 (按: 或作 ‘茀肸’) 之后,以名为氏。”佛肸,春秋末期晋国范中行的家臣,中牟宰,凭此以拒赵简子。② 《姓氏考略》 注引 《姓氏寻源》 云: “或出佛图氏。” 佛图,或作浮图、浮屠、佛陀、佛佗、没驮、勃驮、菩提等,均为梵文buddha之音译,写为汉字,渐次形成不同词意。“佛陀” 多指教主释迦牟尼; “佛图” 则指塔及寺院。佛教徒为表现其皈依佛教的决心,或改姓佛图氏,省而为佛氏。

一音fú,亦现行姓氏。

晋代有高僧佛图澄; 宋代有僧人佛印,能诗,与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人相善; 元代有佛宝; 明代有佛正,安庆卫千户。

猜你喜欢

  • 北野

    读音:běi yě【源】 见《姓苑》(6,7,9,11,15)。以所居为氏,如东野之类(60,61)。【布】 今大陆仍有此姓。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本指地名,以

  • 薄野

    读音:bó yě【源】代北姓(7,12,15,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 寶濟

    读音:Bǎojì【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科尔沁、察哈尔等地(23,63,260)。

  • 艾賣提

    读音:Àimàití现行维吾尔族姓氏。今北京、新疆之乌鲁木齐等地多有分布,常见於报,未详其源。

  • 圖勒諾

    读音:Túlènuò【综】 清镶红旗蒙古护军董郭之妻为图勒诺氏(260)。

  • 读音:Nián/Nyan【综】 源出不详。台湾南投、云林、台中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

  • 读音:Yǎn【源】 见《中华姓府》(63)。或系因表演为生者以为姓(62)。【布】北京、湖北武汉、四川成都(91)、陕西城固(383)、台湾宜兰、新竹(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

  • 吴丁克

    读音:Wúdīngkè【综】 赫哲族姓,又作〔吴昧〕,汉姓为吴(186,187)。赫哲族姓氏。或译作“倭肯”,河名,松花江支流经勃利县境。居于此者以为“哈拉” (姓),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

  • 長蘆

    读音:Chánglú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长卢”云:“《庄子》作 ‘长芦’; 《诸宫旧事》作 ‘长芦’,以地为氏。”

  • 穆納

    读音:Mùnà历史上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西)夏武功大夫穆纳好德、御史大夫穆纳光祖。”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