佫
【源】 见《姓苑》(7,9,15,21,60)。【望】 代郡(17,418)。【布】 北京有此姓。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注云: “音 ‘各’。”未详其他。《汉语大字典》、《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全》 并音hè。姑兼收。
【源】 见《姓苑》(7,9,15,21,60)。【望】 代郡(17,418)。【布】 北京有此姓。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注云: “音 ‘各’。”未详其他。《汉语大字典》、《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全》 并音hè。姑兼收。
读音:jìng【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竟氏(17,60)。亦见《姓苑》(6,7,11)。【望】 江陵(17,418)。【布】 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江苏武进(314)、河南虞城等地均
读音:Guō郭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居住地为姓氏。古代将居住之地作为姓氏的,有城、郭、园、池等。郭为外城因为住在城外而以郭为姓氏。二是以封邑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文王之弟封于虢,或称“虢公”
读音:Wújiāng【源】 取“人臣毋将,将则必诛”之言为姓(60,62)。【人】 毋将隆,汉时东海兰陵人,历官谏议大夫、冀州牧、颖州太守、京兆尹、执金吾等,为官正直(6,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
读音:Suānnífù【综】 清驻防杭州包衣白旗中有酸尼傅氏(256)。
读音:Zhàng【源】 见《姓苑》(15,21,62)。【布】 广西钦州(364)、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宜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
读音:Zhuōluó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轰耕录》 译作“术里歹”。
读音:xiāng见《姓苑》。
读音:Qiángl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据 《世本》 注云: “卫将军文子生慎子会生强梁,因氏焉。”② 《姓氏考略》 注云: 《潜夫论·姓氏志》
读音:Yuèzhìjié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后秦录》有北梁州刺史平襄公越质诘归。
读音:Ād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