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侯伏侯

侯伏侯

读音:hóu fú hóu

【源】 南北朝时代北有护佛侯部,护佛侯系侯伏侯之异译,故侯伏侯当以部为氏(70)。【变】 ①后改为侯氏(7,70)。 ②疑即胡引氏之异译(70)。一说,系俟伏斤氏之讹(242)。亦作〔俟伏侯〕(7,24,27,60)。又作〔伏侯龙〕、〔伏俟龙〕(7,9,17,24,27),均误。【人】 侯伏侯元进,北魏时万俟丑奴之太尉,见《魏书·贺拔胜传》(21,242)。侯伏侯龙恩,北周武帝时上柱国、平高公(21,242)。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俟伏侯” 引 《魏书·官氏志》 云: “代北人姓,后改为俟姓。一作 ‘侯伏侯’。” 《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引 《周书·寇洛传》 云: “贺拔岳西征,洛从岳,破侯伏侯·元,进于百里细川。” 一作 “俟伏侯”,盖俟、侯形近而讹,莫辨真伪,致俟伏侯、侯伏侯两传。姑兼收。

猜你喜欢

  • 读音:Luò【源】见《姓苑》(7)。《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按: 《姓氏词典》本作“”, 然无“”字; 当“”之

  • 判闕

    读音:Pànquè《姓氏词典》引 《新唐书》 收载,“唐有判阙·特勒。”未详其他。

  • 拔悉蜜

    读音:Báxīmì【源】 隋唐时回纥外九部中第八姓为拔悉蜜氏,其部在乌德健、北庭。亦作〔阿布思〕(421)。

  • 巴禄

    读音:Bālù【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诺穆图之妻为巴禄氏(260)。

  • 公华

    读音:gōng huá鲁季孙之族。(见《史记》)

  • 西裕哩

    读音:Xīyùli【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西裕哩氏(256)。

  • 西玉

    读音:Xīyù【源】 西夏人姓(240)。

  • 函与

    读音:hán yú晋大夫范皋夷食采函与,因氏焉。(见《万姓统谱》)

  • 读音:zào【源】 ①周穆王之臣造父为古之善御者,其后有造氏,见《姓苑》(60,62)。②西羌人姓(60,62)。【望】 京兆(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91)、重庆、江苏武进(314)等地均

  • 木吉木拉

    读音:Mùjímùlā景颇族姓氏。相传为瓦切娃时期二十六大姓之一。《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